对商丘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把脉会诊” 我市组织北京南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11.25
【版次】第02版 (要闻·综合)
【入库时间】20110308
【全文】
11月24日,我市举行《商丘市综合交通规划》技术评审会,会议邀请来自北京、南京、郑州的专家和当地的专家,对商丘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把脉会诊”。市领导王保存、陶明伦、吴宏蔚、曾昭宝、贾瑞琴、刘德文等出席评审会。
据悉,《商丘市综合交通规划》(以下简称《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组织领导下,经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市直有关单位及各县(市、区)的共同努力,现已基本完成。《交通规划》就商丘的概述、现状分析与评价、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区域交通综合规划、城市交通系统规划、近期交通建设规划等进行规划设计,以期达到“安全、高效、公平、低碳、低污染”。
评审会上,南京交通研究院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宁,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何世伟,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高级工程师宋国琦,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院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友林等7位专家参与评审。会议成立了《交通规划》编制评审委员会,何宁被推选为评审委员会主任。与会专家和领导听取了《交通规划》成果汇报,并进行了认真分析评议,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从而进一步形成科学的规划论证。
市委书记王保存在讲话中说,首先感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经过论证作出《交通规划》,从这一规划中能够看出你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下了很大工夫。同时,也要感谢评审委员会的专家们,对商丘的关心和帮助,为修订完善《交通规划》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设计单位能最大限度地吸纳各位评审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将规划加以修改和完善。
王保存说,交通在城市发展和现代社会发展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市民出行,还是经济发展,没有交通难以实现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商丘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因此,《交通规划》一定要具有前瞻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符合科学规律。一是《交通规划》要与商丘的城市发展规划紧密衔接。最近,河南省颁布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中给商丘市的定位是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设计单位在规划编制中,一定要按照这一定位,为长远发展留下空间。二是《交通规划》要与周边城市交通紧密衔接。
商丘地处京九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协作区,在编制过程中,不仅要规划好各县(市、区)与中心城区的交通对接,还要规划与山东、江苏、安徽等周边城市的对接,这样综合交通和网络才能形成。三《交通规划》要做好公路与铁路、民航、河运交通紧密衔接。商丘是交通运输部命名的交通枢纽城市,规划设计中,一定要超前考虑公路、铁路、民航“三网”建设相统一。
市长陶明伦在评审会上谈了三层意思。一是感谢。听了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很受启发,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这对《交通规划》的优化、细化、完善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对设计单位和参加评审会的专家们表示感谢。二是体会。商丘地处豫鲁苏皖四省交界,是河南省距“长三角”、“珠三角”和出海口最近的城市,我们一定要增创优势,尤其是交通优势。交通优势关系到城市的兴衰,是重大的发展问题;交通状况关乎市民的生活,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因此,我们要围绕《交通规划》,把商丘确确实实打造成交通枢纽城市、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华商之都”特色魅力城市。三是想法。希望设计单位在原来的基础上,能围绕260平方公里范围再进一步优化、细化规划。地方政府要严格坚持以规划为引领,抓紧组织实施,尽快把规划成果转变为生产力,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使商丘城市交通状况切实得到改善。
我市发改、财政、交通、城乡规划、住建、城管、水利、旅游、公安交警、运输、公交等部门和各县(市、区)分管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部分单位负责人作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