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华阁”教师论文一等奖作品选登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11.03
【版次】第035版:增华阁
【入库时间】20120110
【全文】
【摘要】
数学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涨程度,参与课堂学习面的广度、学生学习时内心体验的深度等,是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因素。纵观种种“不参与”或“浅参与”现象和教师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和维持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动机和热情,引导学生探究,在探究发现中持续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学习平台,有效的课堂评价,扬起学生自信参与数学学习的风帆等,是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数学课堂参与度
通过对120多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影响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率的因素主要有:数学课堂是否具有学生学习良好的物理氛围和心理氛围、数学课堂是否具有学生成功体验和自主参与学习的激励机制、数学课堂是否具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重要手段等。
纵观种种“不参与”或“浅参与”现象和教师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就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和维持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动机和热情
教学实践证明,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及心理和生理特点,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生活化、情景化,趣味化,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度。
1.加深学生“实情”体验,激发数学学习动机。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若知道知识的价值及来龙去脉,学生得到生活情感体验,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会更加高涨,且知识学得轻松、牢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例题、习题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其身边感兴趣事物提出相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事物模型间的对应关系。
2.模拟生活情境,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题式自有境,入境始以亲”每一道应用题都有它的生活情节,每一道式题都有它的生活源头。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运用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力量”的体验。
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和途径,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于生活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作用和力量,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
4.设置“建构”,体验成功,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动机。
学生怎样学习数学,反映着他们的数学学习方法,影响着他们对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影响着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建构主义告诉我们: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应由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教师不能将学生看成一张可以任意被涂上颜色的白纸,而应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新知学习中的作用,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变革和重组。
5.创造想象,体验美妙。
数学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要十分重视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想使学生牢牢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让学生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根据数学问题产生直觉,根据直觉产生想象,不断丰富数学式题的内涵,不断拓宽学生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思路,激发他们数学学习动机,促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
二、引导学生探究,在探究发现中持续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教学中,教师要牢固确立学生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着力指导学生多观察、多发现、多提问、多分析、多解决问题,将自己浸润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品尝学习带来的乐趣,以激发自己的创造欲。
三、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学习平台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教学民主的体现,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活动时空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在进行小组合作时要尽量避免合作学习的“内耗”,要避免将能表面上“志同道合”的学生分在一组,否则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虽然看似参与,实际他们的交流往往会游离学习和问题之外;要避免将学生按学习成绩分成优等生组、中等生组和后进生组等,否则一方面会挫伤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小组合作交流变成部分优秀生“干”、中等生“看”、后进生“捣蛋”的局面。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特质”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达到全面参与课堂并积极发挥作用的效果。
四、有效的课堂评价,扬起学生自信参与数学学习的风帆
有效的激励性评价是学生学习进程中的加油站。成功的体验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内推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即时运用中肯、风趣、具有激励性和启迪性的评价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激励,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强大动力。
提高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度是倡导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方式的一种体现。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度的提高,不能仅仅看学生课堂学习中参与“量”的指标,更要关注每位学生参与“质”的优化,让数学课堂教学成为每一位学生的有效提高、更好发展的乐园。
作者简介吴宏亮:小学高级教师。现任镇江市宝塔路小学数学教科室主任,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主持或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有近五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教育刊物发表或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现主要致力于小班化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