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规建设到合法建设 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道建设项目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11.01
【版次】政府法治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本报记者焦华
本报通讯员王晓辉
加快战略通道和骨干管网建设,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专门对管道建设项目实施集中管理和投资运营的机构,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以下简称项目经理部)自2007年组建以来,承担了我国4大能源战略通道中的3个通道和国家骨干管网的建设任务。截至目前,项目经理部承建的干线项目达到29个,总里程超过3.8万公里,项目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如何更好地贯彻实施好这部法律,提升管道建设水平,本报近日专访了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总经理吴宏。
记者:管道保护法的实施,对于管道建设单位来说机遇在哪里,挑战又是什么?
吴宏:管道保护工作由“条例”上升为“法律”,对管道建设事业是一种极大的支持,必将促进正在蓬勃发展的石油和天然气管网建设,使其在良好的法律环境中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与管道运营企业不同的是,管道保护法强调了管道建设企业在管道规划、建设、质量、安全、环保等多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对设计、核准、征地、环保等方面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首先,管道建设企业正面临着管道建设用地规划与地方土地利用规划衔接的矛盾,管道选线和设计难度与日俱增。目前,管道建设企业规划选线方案尚未纳入地方规划,使得管道线路路由选择十分困难,不少地方难以选出满足规划、环保等各方要求的路由,从而极大影响了可研方案确定和项目核准工作的进展。
其次,管道保护法的出台在提高管道沿线政府和人民守法护法意识,促使其自觉维护油气管道建设和运营安全的同时,使得地方政府和百姓对管道建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环保手续办理难度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等工作量也急剧增加。
第三,征地工作难度及征地补偿费用大大增加。这已成为制约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
第四,管道建设企业在规划、设计、核准、征地、工程建设、安全环保等各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阻力,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强度,从而无法满足严格的工期任务要求,管道建设企业面临着工程无法按期建成投产的风险。
记者:目前,项目经理部贯彻落实管道保护法的情况如何?
吴宏: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重视宣传学习,提高全员依法保护管道意识。实际上,项目经理部对管道保护法的宣贯工作从6月25日管道保护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之后就已经展开了。部门先后邀请了国务院法制办秘书行政司司长胡可明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王郅强等进行专题培训,组织全体员工观看电视宣传片和培训录像,在月度综合协调会上进行管道建设安全经验分享等,广泛宣传管道安全与保护知识,提高了项目经理部全体员工及参建单位依法开展管道工程建设的自觉性。二是完善管理体系,夯实管理基础。在加快推进能源通道建设的同时,项目经理部组织各相关部门对管道保护法中涉及到的管道规划、设计、征地、工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积极改进工作方法,认真梳理完善了HSE管理体系、工作流程及内部规章制度,强化综合计划管理,加大了项目部在EPC管理中的力度和职能权限,将项目经理责任制和全员绩效考核作为工作重点,并对各部门工作职责进行了重新划分,使其更加适应管道保护法有关要求及项目群建设管理需要。同时,将管道保护法的贯彻落实工作与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及国家审计署审计工作相结合,认真深入地查找问题,整改落实。
记者:作为管道建设企业,如何运用好法律这把“双刃剑”,更好地履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提升管道建设管理水平?
吴宏:努力实现从合规建设到合法建设的根本转变,确保管道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如何学好法、用好法、守好法,首要的是牢固树立法制理念,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来认识管道保护法,深化“合法建设、守法运行、依法保护”的理念,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执行,遵循原则,不走捷径。同时,要结合管道建设工作实际,强化员工培训,使每位员工都能做到知法、懂法、依法运作,努力提高基础管理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以管道保护法的实施为契机,领会这部法律的精神实质和要求,从源头入手,紧紧抓住设计这个“牛鼻子”,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深入开展“三化”设计工作,及时总结工程设计经验和教训,及时把成果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实现成果共享。
在工程建设方面,进一步强化过程监督管理,确保各项目建设的顺利组织实施。同时,高度重视工程投产试运和交接工作,要求各相关部门下大力气抓好与运行单位从工程设计到运行交接全过程的衔接配合工作,有效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投产试运和交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加强与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交流,实行核准外协区域化管理,各项目(分)部负责区域管理范围内所有项目的核准外协工作,严格遵循安全、环保、节约用地和经济合理的原则,及时履行报批建设程序,从土地规划源头上争取管道建设的合法地位,努力做好管道建设用地与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加强用地补偿的集约化管理,为确保项目合法用地,依法取得行政许可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