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球老二”吴宏 文/图 本报记者 刘 亚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09.20
【版次】第06版:特别报道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又是第二名、又是一个第二名”,9月14日,在全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蹴球项目的比赛中,吴宏继前一天取得了个人男单第二名后,再次取得男双第二名,这已经是他在这个项目上连续四届第五次拿到第二名了,队友们都开玩笑说:“他是蹴球老二,看来只有当老二的命了。”
吴宏是册亨县民族中学的一名老师,从小生在黔西南、长在黔西南的他,非常喜欢体育运动,2002年还在贵阳师专读书的他,在一位好朋友的介绍下,开始练习蹴球,吴宏说:“蹴球运动来源于清代的踢石球,它具有参与性强、娱乐价值高、战术灵活多变、锻炼价值高等特点。”长期参加蹴球运动锻炼,能有效增强身体协调平衡能力、提高下肢力量和速度。那时,他只是觉得非常无聊,除了读书还是读书,于是他把练习蹴球当作一项业余运动,以此作为强身健体的一项运动进行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和坚持下,蹴球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并达到了一定的专业水准。2002年他就代表贵阳市云岩区参加了贵阳市体育运动会,并一鸣惊人,成为了运动会上杀出来的一匹黑马,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夺得了一枚银牌,也就是这枚宝贵的银牌,更加坚定了他练习蹴球的信心和决心。当年他再次代表贵阳队参加全省民运会,也是夺得了一枚男单蹴球银牌。2006年回到家乡后的他第一次代表黔西南队参加全省民运会,在这次比赛中,他本可以夺得一枚金牌,可是在比赛中由于对手实力更加强大,最终,他再次与金牌失之交臂。
蹴球是一项集技术性、技巧性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比的是心理,比的是战术,比的是谁的承受能力和忍耐能力更强,因为在每一球的比赛中,都会非常刺激,比分是相互交替上升的,只有你稍不留神,一小点点失误都会给整个比赛带来损失,那就是失败。吴宏说:“蹴球比赛的最大乐趣在于战胜对手时的那种兴奋、那种激动。”
其实,蹴球比赛最大的考验就是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在整个比赛中,运动员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当与对手轮流角逐,而比分一时高于对手,一时又低于对手时,运动员此时就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而在这个时候,就要看谁能够调整好心情,谁就能够战胜对方,在多年来的各项大比赛中,吴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从每一次比赛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但是,有时在比赛中还得看运气,在全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蹴球项目比赛上,不管是在男单个人比赛项目上,还是与队友一起搭档的男双项目上,吴宏都发挥得相当出色,但是相对而言,对手的运气却要好得多,在男双项目的比赛中,吴宏与搭档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是大家看好的一个夺金项目,可是,在比赛中却发生了难以意料的事情,在先期领先对手将近10多分的情况下,最后对方却依靠一个运气球反超了比分,最终吴宏再次捧得了一枚银牌,对此,吴宏说:“真的是运气不好啊,本来是有机会夺金的,但却只得到了一枚银牌,真的很遗憾,但愿在今后的比赛中,能夺得一枚金牌,摔掉这个‘蹴球老二’的帽子。”
提起今后的打算,吴宏说:“明年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就要在贵州举办,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多带一些学生,多培养一些运动员,到大赛中去拿更多的奖牌,为家乡人民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