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浑融无际 笔墨纵逸
【副篇名】——画史枢纽“金陵画派”之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8.24
【版次】第A26版:艺+周刊
【入库时间】20130930
【全文】
吴宏《燕子矶莫愁湖二景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吴宏《秋山平远图》(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吴宏《负郭村居图》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吴宏《小山远歌图》 上海博物馆藏
生平成就
妙画通神独亦予
吴宏(1615-1680),江西金溪人。移居江宁(今南京)。宏,一作弘,字远度,号竹史、西江外史。清初著名画家。自幼好绘事,自辟蹊径。顺治十年曾渡黄河,游雪苑,归而笔墨一变,纵横放逸。画作大多取材于自然景物及仰慕的桃花源仙境,构图疏密相间,气势雄阔。与龚贤、高岑、樊圻、邹喆、叶欣、胡慥、谢荪合称为“金陵八家”,在八家中画风最为粗放,浑融无际,任凭想象,景色细致苍郁,充满了生活气息。偶作竹石,亦有水墨淋漓之致。
“金陵八家”之中最为豪迈之人当为吴宏。吴宏曾不辞劳苦,北上河南开封,寻访战国魏都的遗迹,凭吊古代壮士,缅怀先人伟绩。这无疑开阔了其胸襟,为他增添了很多豪迈的气概。周亮工赠诗云:“幕外青霞自卷舒,依君只似住村虚,枯桐已碎犹为客,妙画通神独亦予。”
吴宏是“金陵八家”中龚贤以外另一位以山水画为主的画家,他亦是从宋元诸家入手,画风与樊圻较近,但其用笔较之樊圻更显尖峭、凌厉。他笔下用碎乱直线造型的山石显得凹凸有致,个性十足。其书法也如同山石皴法一样不拘一格,锋芒显露,飘逸自如。他的作品以写实见长,南京博物院藏的《柘溪草堂图》便是其代表作。此幅以白马湖东岸一水村为蓝本的作品笔墨挺健,景致平远,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佳作。他的《负郭村居图》(现藏天津博物馆)、《江城秋访图》(现藏旅顺博物馆)也都是典型的“金陵风范”。此外,传世作品有康熙五年作《山水》册页、《江山行旅图》卷,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十一年作《竹石图》轴,藏南京博物院;《山村樵牧图》轴,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市场表现
潜力大值得入藏
明末清初的金陵画坛上,吴宏作为“金陵八家”的主力之一,其艺术水准毋庸置疑。他与龚贤同为“八家”中名声赫赫的山水画家,但是在艺术市场上,却较之龚贤甚远。由于龚贤为“八家”之首而名声大噪,在美术史上有着独特地位,吴宏同为山水画家,加之豪放不羁的性格,其社会影响远不如龚贤。龚贤乃被更多人认可,其作品受关注度愈来愈强,近年来价格不断攀升,但其市场价值与其艺术价值相比而言,还是较低。整体“金陵画派”之“金陵八家”的市场行情比较低迷,市场价值与艺术价值极为不符。
据雅昌统计显示,自1996年吴宏第一件作品上拍以来,至今总拍品109件,总成交额739万元,成交比率为71.43%。吴宏最高拍卖纪录为2009年10月北京中贸圣佳所拍的《秋斋谈易》,成交价为106.4万元,也是吴宏唯一一件破百万的拍品。吴宏《万壑松风》2011年11月北京艺融上拍,成交价为92万元,位列吴宏拍卖纪录之二。吴宏《仿巨然寒林图》成交价为80.5万元,2012年6月北京匡时拍出,列纪录之三。今年春拍,北京保利上拍的吴宏《竹石图》,成交价为34.5万元。
与近现代书画相比,古代书画作品的存世量相当有限。今春,中国嘉德13个近现代书画专场上拍作品1078件,而4个古代书画专场上拍作品仅286件,古代书画上拍量仅占中国书画总数的21%。古代书画存世量少,这是影响吴宏等“金陵八家”艺术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雅昌调查显示,古代书画成为被调查者最关注的艺术门类,有25% 的被调查者现在最关注古代书画,这主要由于一些“小名头”古代书画作品价格明显上涨增加了市场的关注程度。吴宏上拍量较少,却也能拍出较好的成绩,虽价格偏低,但其艺术价值未来将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而一旦有吴宏的精品问世,必将得到更多关注,其作品价格提升空间相当大,值得藏家关注。
精品鉴赏
1
吴宏《柘溪草堂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民间收藏
【文物现状】南京博物馆藏
【简介】 绢本,设色,纵:160.5厘米,横:79.9厘米。
该图系作者应内阁中乔莱之邀,画其父乔可聘居读处“柘溪草堂”。据题跋,柘溪草堂是坐落在宝应白马湖东岸一片树丛中的临水小村。村前一座小桥,湖水绕村,树木绕斋,树林里楼台面水,宾主登楼安坐对谈,超然世外。笔墨挺健,景致平远,具有浓厚的写实风格,为吴宏之佳作。
画作以直笔硬线勾写,笔势雄强,渲染工细清润,意境幽雅深邃。吴宏在“金陵八家”中以笔势雄阔见长,其中得益于蓝瑛最多,尤其是老树苍石皆从蓝画中来。自识“壬子秋九月,拟李咸熙笔意呈石翁生教之。金谿吴宏”。钤“吴宏私印”白文、“远度”朱文方印。按壬子为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柘溪草堂图》是中国清代国画师吴宏的国画作品。该画为立轴,绢本设色,纵160.8厘米,横79.8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馆。
此画真实地描绘了江南仲秋时的水乡风情,远处山峦起伏,新篁杂生,烟雾蒙蒙,整幅作品设色清淡,生动细致地描绘出了秀美的江南山水景色,此画落笔大胆而收拾严整,笔墨苍秀,厚重劲健,山石用皴擦苔点之法,水墨晕染,湿润而富有生机,树木画法工细,繁而不乱,取平远式布局,位置经营得当,是能代表画家吴宏山水画特色的作品。
2
吴宏《小山远歌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文物现状】上海博物馆藏
【简介】长卷,纸本,纵30.8厘米,横137.1厘米。
{
款识:云渺渺,水溟溟。高树低树连阴密,远山近山无数青。中有高人抱幽独,坐卧烟霞隔尘俗。瑶琴一曲来宫商,俯仰乾坤心自足。吴宏。
此图绘参天老树,枝槎纵横老健,溪水沿山蜿蜒潺流,树丛茅屋书斋深藏;平坦处,一老者抱琴席地而坐,面山临水高童子身后侍立。笔情墨韵与诗情画意尽在其中。这是一幅淡设色人物山水画,纸本长卷。画幅中部,画着高低、大小不等的老树,环溪而生,枝繁叶茂,连成密密树阴。右部“峰峦郁密”,笔墨苍润,茅屋书斋掩映于树丛中。溪水蜿蜒而出,溪边平坦处有一位老人正面对远山,抱琴独坐,一童拄杖立于老人身后随侍。人物用勾线填色法画成,线条劲细流利,神态悠闲,处于全图的中心,醒目突出。远处,云叆叆,水渺杳,云水迷蒙,一派空灵,老人奏琴高歌,歌声和着水声,传到远处去。
吴宏自题诗一首,书写时“烟”下漏掉一个“霞”字,为免影响画面的美观,他将霞字补写在全诗的最后,字体略小,这是古代书画家惯用的办法。这首平仄交替协韵的古体诗,行笔流畅,画家将自己“寄乐于画”的画心,完全借诗托出。题诗全写画上的景与人,诗与画的对应关系,相当紧密。首两句,从云水迷蒙的画面落笔,云雾渺邈,水气溟濛,迷漫于画幅。次两句,写画面山景,高处的树、低处的树绿阴密接,远处的山、近处的山,构成连绵的青色屏障。以上四句诗,协平声青韵,描写画面上的山与水,再现画境美。“中有高人”以下四句,换协仄声韵,转而写画中人。密林中这位高人,抱着幽独的心志,在烟霞里坐卧,与尘世隔绝。他弹奏一曲瑶琴,送出优美的琴音,高声唱着幽雅的歌曲,心神在天地间游弋,心旷神怡,自己感觉到心灵上的惬意和满足。全诗写景写人,景物与人情相交融,画幅的笔趣墨韵与诗篇的诗情画意,紧相渗透、融通,真是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
3
吴宏《秋山平远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简介】 纸本,设色。
吴宏,他自幼喜好书画,诗书皆精。他曾在顺治十年游黄河,归来后笔墨一变,纵横放逸,走出自己的风格。他偶画墨竹,亦有水墨淋漓之致。这幅画描绘的燕子矶是南京的名胜。画面上江水与山石相连,渔船停泊在偏僻的港湾,天色傍晚,江水微波,烟雾迷朦的莫愁湖景象。莫愁湖内笼罩着轻纱般的云雾,岸边树木葱茏,使画面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该作构图简括,近景意境空灵,有远离人间烟水之意趣。作者虽言仿宋人巨然墨法,但实际上更多自身特色,即粗健出锋的用笔,短促顿挫的线条,细直交叉的皴法,体现出雄阔的风貌。
4
吴宏《负郭村居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民间收藏
【文物现状】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简介】绢本,设色,纵:198.5厘米,横:98厘米。
{
画上背景用淡墨轻轻渲染,绘出满纸云烟,使前景中的树石轮廓都隐没在远处朦胧的湿气当中,越显得湿润浓郁,而它们清新润泽的色彩,也衬托出了远处云中之景的幽深无际。
有言曰:“画家之妙,全在烟云变灭中。”变幻无际的烟云,疏通了画面的迫塞,以有限之境而通山川之气,增加了画面的神奇色彩。此画旨趣深远,意境浑融无际,画写物外情,诗传画外意。
此图远景绘高山耸立,层峦叠翠,山脚下陈林杂树,院落村舍其间,山道小径,有人负薪而归。中间茅棚草地溪水,林间牧牛缓步,神态跃然。近景古树老枝,水阁茅棚,溪流有声,引人入胜。布局严谨,运笔劲逸,境界幽奥,又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