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兴:网络时代弄潮儿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2.23
【版次】第B02版:在商言商
【入库时间】20110620
【全文】
一个月前,在河南月轩网吧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宏兴的推动下,商丘市网络文化协会成立,他被推选为首届会长。“这个事很突然,我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知能否胜任。”他谦虚地说。
从6台电脑到5000台电脑的飞跃
今年37岁的吴宏兴,1995年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商丘日报社的校对员。一年后,他又来到开发区一家企业打工,半年后他从一名文职人员做到了总经理助理,后来他又调到公司总部做行政主管。“这期间的工作可以说如鱼得水。”对于过去的这段经历,吴宏兴非常怀念。但好景不长,1997年,吴宏兴所在的企业因资金原因倒闭,吴宏兴不得不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失业后,吴宏兴做过很多工作,在路边摆过摊、开过音像磁带出租店。直到2000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音像制品开始走下坡路,吴宏兴感到如果不改行肯定是死路一条。2001年初,吴宏兴拿出多年的积蓄,和向亲戚借的1万多元,到北京中关村购买了6台电脑,回到商丘租了一间30平方米的门面房,开起了当时商丘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网吧。“当时还没有人叫‘网吧’这个词,大都叫‘电脑培训工作室’之类的。”吴宏兴说。
当时,人们对网络的需求还不像现在这样大,吴宏兴的网吧生意不是很景气。可这毕竟是他的全部家当,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那些日子让吴宏兴明白了一个道理:坚持就是胜利。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吴宏兴的生意就像春天的小草一样萌发出希望的嫩芽。
为了节约开支,吴宏兴是既当老板又当服务员。在他的努力下生意越来越好。接下来的几年,吴宏兴每天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扩张自己的生意。外地学习、筹措资金、招兵买马,多年来,他从没有停止过扩张的脚步。
10年后的今天,吴宏兴的事业可谓是如日中天,9家直营店、30多家合营店、5000多台电脑、400名员工。另外,他还经营了3家配套高档的台球俱乐部和一家时尚咖啡厅。
2009年,国家出台了《连锁网吧认定管理办法》,吴宏兴看到时机成熟了,便立即在郑州注册了“河南月轩网吧连锁有限公司”,并完善了组织架构及各种职能部门。“企业必须顺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才能获得长足发展。”吴宏兴深有体会地说。
向管理创新要效益
网吧说到底就是服务行业,而先进的管理是保证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我们聘请了专业的星级酒店管理人员加入管理团队,按照星级酒店服务标准对员工进行严格细致的培训,员工的一个手势、一个笑容、一句话都体现了对顾客的关怀,让每一位进入月轩的顾客都能有温馨的感觉。”吴宏兴说。
吴宏兴知道,管理仅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要把管理精细化、人性化,这样才能提升管理品质,打造一支过硬的管理团队。于是,吴宏兴开始给员工举办生日会、向困难员工伸出援助之手、春节期间向员工家属拜年,这每一件事都使员工感受到公司带给他们的温暖。
2002年初,吴宏兴引进外省先进的LINUX网管技术,成功运用在网吧的上网服务器上,使网吧网速的稳定性与快捷性得到很大的提升。2003年,吴宏兴联合武汉、广东等地的软件工程师,研制出国内首家网吧多光纤捆绑网管技术,网速又一次得到革命性的提升。2006年,吴宏兴率先在全省使用无盘技术,使网吧管理更简单、便捷。
回报社会是一种责任
采访中,吴宏兴向记者谈论最多的就是社会责任。
月轩网吧在商丘周边乡镇有30多家连锁店,基于此优势,他们大力推广“文化下乡”活动。“为普及电脑知识,强化上网技能,每逢周一上午,乡镇的百姓免费上网,这让更多的农民朋友感受到网络带给他们的新生活、新信息。”吴宏兴说。
去年的一天,吴宏兴听说河南省内各大医院连续出现用血紧张的消息后,他立刻号召全体员工献血,吴宏兴告诉员工:“我们献出的是一滴血,挽救的是一个生命,利己、利人,更利于社会,何乐而不为?”
前不久国家召开了规范网吧经营秩序经验交流会,会上明确提出,在未来的5年之内,国家将逐步取消单体网吧,使网吧经营实现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得知这一消息,吴宏兴心潮澎湃:“这一措施意味着网吧行业即将重新洗牌,存在20多年的单体网吧或将退出历史舞台,而经官方审批授权的连锁网吧则将占据整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