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别让“水坑夺命”的悲剧重演

别让“水坑夺命”的悲剧重演

作者: 出版日期:2014.08.28 点击数:0

【副篇名】本报记者吴兰艳通讯员王义进吴宏琼

【报纸名称】:荆门日报

【出版日期】2014.08.28

【版次】05版:社会

【入库时间】20140930

【全文】

悲剧在瞬间发生

7岁的张强(化名)与表哥在外婆家屋后的小河边玩耍时,不慎滑入水坑,溺水身亡。外出打工的父母悲痛欲绝,一纸诉状将荆门某镇人民政府、荆门某地质勘察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死亡赔偿金28万元、精神抚慰金10万元及丧葬费2万元。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去年盛夏的某天中午,7岁的张强与其表哥王冉(化名)到外婆家玩。午饭后,张强与王冉准备到屋后的小河边玩,张强到该桥边水坑洗脚时不慎滑入水坑中,因水坑较深,王冉施救不成后即回外婆家喊人施救,待他人将张强救起时,张强已溺水身亡。

原告:地质勘察挖坑未回填

镇政府监管失职要担责

发生事故的水坑系荆门市某镇人民政府修建滚水桥时委托某地质勘察公司进行地质勘察时所形成,勘察工程完成后该公司未对水坑进行回填,也未设立警示标志。

张强父母认为,该水坑是某镇人民政府委托地质勘察公司取土形成,勘察完毕后,某镇人民政府和地质勘察公司既未对水坑及时回填也未在周围设置任何警示标志和禁入标志,没有尽到管理义务,留下了安全隐患,才会导致儿子发生溺水死亡的意外,要求两被告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被告:河道内无需设警

父母监护不当

此案在开庭审理时,某镇人民政府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过错和过失,张强的死亡是其父母没有履行好监护职责所致,与镇政府委托地质勘察行为无任何关系,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地质勘察公司认为,水坑在河道内不是人行通道旁,无需设置警示标志,张强之死是其父母监护失责所致,自己也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一审判决:监护人与地质勘察公司均需担责。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地质勘察公司受镇政府的委托,在道旁勘察挖坑后未及时回填,也未设置警示标志,没有履行安全保障告知义务,是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原因之一,应承担一定责任;受害人张强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父母未尽到监护职责,是造成张强死亡的主要原因,应承担主要责任。某镇人民政府无法律规定及合同约定的赔偿义务,不承担责任。

二审调解:判决后,地质勘察公司不服,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经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耐心调解,各方达成调解协议,地质勘察公司向张强父母赔偿人民币7万元。

留守儿童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

市妇联妇儿工委办副主任陈亚妮惋惜地说,希望类似的悲剧不要再发生。她提出,关心、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社会各方面共同的责任,需要各界共同参与。

陈亚妮表示,妇联作为服务儿童的群团部门,一直以来都在关心关注这方面问题,每年都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并将此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市妇联今年专门下发文件,开展儿童防性侵、防溺水等专项宣传检查工作,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发送短信、开设基层宣传栏、学校课堂教育、进村入户上门提醒等方式,提高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知晓率和自护能力。

同时,陈亚妮也呼吁家长及其监护人切实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责任,做好孩子的监管看护教育工作,家长要了解必备的防溺水、远离危险的知识,并重点向孩子讲解,让孩子能够时时有防范意识,时时警醒。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排查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对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警示标志和相关防护措施到位,以杜绝类似事故发生,避免悲剧重演。

编后:据《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当前我国共有5800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谋生,留守儿童往往由年老体弱的祖父母照管,由于疏于监护,安全教育缺位等问题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居高不下。

儿童昭示着希望,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同样如此,他们需要用心呵护。只有大家一起携手,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们才能远离危险,健康成长。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