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化本报学生记者 舒爱丽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7.11.23
【版次】第04版
【入库时间】20120820
【全文】
11月19日,第十届“挑战杯”竞赛创新论坛在南开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举行。著名自动化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为师生带来了题为“当前信息化深入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的讲座。
吴澄从第十届“挑战杯”讲起,他说,从今天的作品到明天的作品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今天”我们可能是几个人,用手工方式完成一项研究。“明天”我们就应该用现代化的方法和工具设计、管理、制造,是多达千万人的大团队。吴澄说:“国家重视‘挑战杯’,不仅在今天,更重要的是明天。唯有在创意的基础上继续开拓,才能实现国家繁荣发展。”
接着,吴澄讲到了信息化和企业竞争力问题。他指出,企业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产品上市快、质量好、成本低、服务好等方面,是制造业追求的永恒主题。而信息化程度可以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高低。
在谈到我国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时,吴澄说:“我国企业信息化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我国信息化一开始就强调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信息技术是影响21世纪发展的最强劲的驱动力量。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吴澄指出,我国企业信息化深入发展有以下问题:异构联邦ASP集成平台——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有效技术;数字化设计中的技术;企业生产运行建模和优化的新问题;企业管理,先进理念与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网络化以及资源共享的网络技术。
吴澄总结说:“信息化的指导思想是效益驱动,总体规划。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重视信息化。”
吴澄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