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和平镇吴炳昭车祸致残后自强不息种养致富80亩荒地变成小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9.12.17
【版次】02版:都市新闻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农场处处可见吴炳昭辛劳的身影
本报讯 记者周敏、通讯员张明忠摄影报道:潮阳区和平镇新龙居委的南部有一个小型农场,那里种植着柑、橙等水果,还养着几十头猪。让人想不到的是,十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荒地。兴办这样一个农场的竟然是一名残疾人。
这位身患残疾的农场主名叫吴炳昭。1998年,吴炳昭遭遇了一场车祸,右腿的韧带断了,做了两次大手术。当时,吴炳昭父母年老,孩子又小,生活非常艰苦。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的他车祸后几乎无法走路,更谈不上挣钱养家,这让他深感痛苦对未来生活一片茫然。在这个时候,区、镇残联和居委纷纷向吴炳昭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承包了一片土地供他种养。政府的关心让吴炳昭迅速从消沉中走出来,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辛勤劳作。荒地占地面积80多亩,吴炳昭根据土地的情况,决定以种柑为主,种有蕉柑、贡柑和橙三个品种;另外,他还养了几十头猪,利用猪的粪便作为肥料浇灌柑园。十年过去了,功夫不负苦心人,汗水换来了收获,当年的荒地有了收获。吴炳昭的柑园亩产量4000多斤,年产量30多万斤。产品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养猪场每年养猪约150头,生猪出栏量达120头,昔日的荒地逐步形成了小规模农场。吴炳昭一家的生活也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他还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周边的残疾人,并安排一些有劳动能力的残疾朋友到农场工作,现在有5名聋哑人和肢残人在农场工作,多时有10多名残疾人到农场干活。
如今,吴炳昭的农场每年约有12万元左右的收益,接下来,他不仅想改良自己种植的水果以及农产品的品种,还计划以科学的种养模式进一步扩大农场的规模。吴炳昭满怀信心地说:“我还准备吸纳更多残疾人来我这里干活,让他们增收,过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