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师爱在点滴间汇聚———记市十佳清廉育人好教师吴炳根

师爱在点滴间汇聚———记市十佳清廉育人好教师吴炳根

作者: 出版日期:2014.07.17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临川晚报

【出版日期】2014.07.17

【版次】第10版:动感南城

【入库时间】20140810

【全文】

胡银良

14年来,他扎根于大山深处,投身于农村教育,安贫乐道,教书育人,以老黄牛般的坚韧和执着,为家乡农村教育面貌的改变辛勤耕耘,为山里孩子命运的改变无私奉献。

14年来,他用一颗赤诚之心,在这块平凡的土地上播下了爱的种子,一株株幼苗在他的培育下茁壮成长,三尺讲台见证了他对学生的热爱、对工作的热忱。他就是市十佳清廉育人好教师、严和中学教师吴炳根。

活到老学到老

2000年,从原抚州师专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南城最边远大山里的初中母校———严和中学,站上了农村教育的三尺讲台,从此把人生的坐标定位在了为教育献身这个点上。

吴炳根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工作中,他严于律己,对自己一贯高标准严要求,总怕被别人甩在后面,总怕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在教学中,他总是觉得自己的所学不够用,牢牢抓住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博采众家之长,通过听公开课和专家报告,进行总结、反思、感悟,从中汲取精华,提高自己。工作之余,“充电”成了他的第一要务。他坚持每天读书看报,搜集材料,上网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得当、课堂反响强烈、教学效果明显,他所任教的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全县前茅。在2011年全省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中,他制作的课件《荷塘月色》荣获二等奖。

爱心点亮心灵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父母之爱,有时胜于父母之爱,这种爱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励他们扬帆前行。

2008年,吴炳根班里有一个叫蔡凯婷的女生,她刚进初中时学习成绩很好,后来父亲遭遇车祸身亡,母亲改嫁到福建组建了新家庭,对小凯婷不闻不问。小凯婷的生活起居由年迈的奶奶负责,她感受不到家庭的关怀与温暖,学习受到了很大影响,性格也变得孤僻。她的变化立即引起了吴老师的注意,他及时找到小凯婷谈心,了解情况,帮助孩子解开心结。平日里,吴炳根总是从家里带些米、菜,甚至拿一些零花钱给小凯婷,双休日、节假日还时不时地把她接到自己的家里,像父亲一般关心和爱护。在吴炳根的关怀和帮助下,小凯婷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性格也变得开朗乐观了许多,变得更阳光了。

“一个都不能少”

由于种种原因,山区学校生源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吴炳根本着对所有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演绎了著名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现实版本。

学生周辉,家住大山深处的五角口村土居科村小组。由于他父母年迈,老来得子,对他娇宠溺爱,以至于周辉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学习成绩也不好。在入校学习一周后,由于不能适应初中独立的学习、生活,便没有来上学了。吴炳根发现这一情况后,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沿着崎岖的山路颠簸30多里路前往周辉的家里,通过两天的耐心劝说,终于让那个即将辍学的孩子重返课堂。

2008年,在他所带的班里有一个叫周少彪的男生,父亲很早就亡故,剩下他和姐姐及母亲三人相依为命。由于生活所迫,周少彪的母亲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就在那年的10月21日,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车祸夺走了他母亲的右腿,这个家庭的经济支柱瞬间倒塌。周少彪面临辍学的危险,吴炳根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了不让这个孩子辍学,吴炳根在班里发起为该生捐款的活动,他率先拿出100元钱交给班长,紧接着这群乡村孩子纷纷把自己的零花钱掏了出来。全班58名同学当场为周少彪捐了1028元钱。在以后的日子里,吴炳根一直默默地关心和资助这个孩子,帮他解决困难,助他树立信心、找回勇气。

从不耽误上课

14年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身患疾病,吴炳根没有请过一天假、耽误过一节课。

2012年春天的一个周末,吴炳根去黎川办事,路上骑车不小心摔伤了,双脚疼痛难忍,根本无法站立。他在黎川县人民医院做了检查,确诊为右脚粉碎性骨裂。因为怕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吴炳根只接受了简单的包扎,硬是没同意住院治疗。第二天,他忍着剧痛,一瘸一拐地挪到了教室门口,学生们见他步履艰难,劝他在家休息几天,他坚决不同意:“我请假了,谁来帮你们上课,我这点小伤算得了什么?”同学们看拗不过他,就叫他坐在讲台上,不用写板书了。他哪肯,那天的板书比平日里还多。由于只吃药没有进行输液消炎,伤口恢复得比较慢,每站着讲一节课,他都疼得汗珠子直淌。于是,他不得不白天上课,晚上在严和村卫生所输液治疗。3个月下来,他愣是没请过一天假、错过一节课,因为学生就是他的全部。

“以校为家,爱生如子,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是我们学校的表率。”严和中学黄校长如此评价吴炳根。是的,正是因为把全部的心血和爱都倾注在学生身上,倾注在热爱的教育事业上,如今37岁的他还没有找到生活的另一半。“吴老师太忙了,忙得没有双休日,忙得没有找女朋友的时间,是我们耽误了他的幸福啊!”他的学生总是这样说。

“个人的生活事小,能够看到一批批优秀的山里孩子走出大山,成长、成才,是我一生最幸福的事。”吴炳根微笑着说。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