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暴雨后灾害多》后续:吴炳路段正在加紧抢修

《暴雨后灾害多》后续:吴炳路段正在加紧抢修

作者: 出版日期:2009.08.08 点击数:0

【报纸名称】:眉山日报

【出版日期】2009.08.08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719

【全文】

本报记者 巨源

本报8月5日《社会关注》版,刊载了《暴雨后灾害多》,报道了洪雅县主要交通干道“吴炳路”共和村与关帝村连界处出现山体大滑坡,彻底阻断了通往瓦屋山景区、瓦屋山电站,以及库区几个村上千群众的通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8月5日、6日,记者再次深入山体滑坡自然灾害现场,对抢修进行跟踪报道。

在现场,记者看到十多个村民正在山体大滑坡的十几米深的谷底抢修、清理泥石,以便为抢修提供一个正确、详细的路基地质资料。该镇党委书记胡天贵在抢修现场与村民们商量抢修方案、办法,以及如何加大抢修进度,尽快打通瓶颈交通。

胡天贵告诉记者:7月底至8月初的连续大暴雨,引起了县、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无情的自然灾害冲垮了全镇20多处路段后,党委政府立即组成了抢修队伍,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批在抢修现场坐阵指挥,加快抢修进度,以解决广大群众生产、生活、行路难的问题。目前,全镇20多处坍塌的受灾路段和许多村社的坍塌已基本抢通。最严重的就是吴炳路段共和村与关帝村交界处的山体大坍塌,严重制约了整个库区、瓦屋山景区的交通,致使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旅游受到严重影响。现在,该地正在加大抢修力度,由于十多米深的山体大坍塌谷底全是黄泥和零星石块形成的松散堆积层,如要在这个地方继续抢通一条便道通行,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如要彻底解决这段道路的永久性、安全性,有人认为只有下大力气打一个隧洞,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段路自然灾害频发的现象。

记者在现场对山体结构认真细致地反复看了几遍,吴炳路受灾段的硬岩石是一个呈约45度的整体斜坡面直通库区湖面,而原来的公路属砂夹石堆积在这块斜坡硬岩石面上,在遭受了这场连续的大暴雨冲击后,砂夹石堆积山体就滑坡了。

截至昨(7)日记者发稿时,抢修村民仍在坍塌了的谷底加紧清理泥石。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