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吴炳新《消费通论》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司马义·铁力瓦尔

吴炳新《消费通论》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司马义·铁力瓦尔

作者: 出版日期:2010.05.24 点击数:0

【报纸名称】:经济导报

【出版日期】2010.05.24

【版次】第1版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导报北京讯 由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主办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消费主导论高峰论坛暨吴炳新《消费通论》学术研讨会”,5月23日上午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等出席。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国社科院、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 、山东社科院等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和官员出席论坛。美国休斯顿大学和韩国首尔大学教授的与会演讲,则使研讨会具有了国际性质。

三株集团董事长吴炳新结合其新著《消费通论》作了主题发言。结合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的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的增长方式转变的实际,吴炳新认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活消费、社会消费、科研生产消费三大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只有把消费放在第一位,把消费拉动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经济方式才能真正得到转变。社会投资、进出口贸易和生活消费“三驾马车”不是并列的,生活消费是“驾辕”的“马”,进出口贸易和社会投资是“拉套”的“马”。这其中,抓住了生活消费,就抓住了关键。

与会专家学者对创造过中国营销神话、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吴炳新把消费作为经济研究的基点给予高度关注,对其在经济学领域的探索精神、理论创新意识特别是结合他多年工作实践与研究提出的消费理论体系上的独特观点给予充分肯定,一致认为,《消费通论 》 一书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启发价值和使用价值。尤其是,他把马克思主义经典学家一直坚守的从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四个链条研究经济,调整为“消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五个链条,把消费放到最前面来,又把消费放到最后面去,使消费不仅占据源头位置而且成为检验的标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据悉,吴炳新关于消费理论的研究始于1979年,30多年来共有百余篇消费学论文问世,内容涉及经济、管理、营销、金融学等多个领域,此前曾出版洋洋150万言的三卷本《消费论》一书。本报在国内新闻界对《消费论》率先进行过重点报道并持续予以关注。

(导报记者)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