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吴炳新欲用《消费通论》搬动消费魔方

吴炳新欲用《消费通论》搬动消费魔方

作者: 出版日期:2010.05.21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中国企业报

【出版日期】2010.05.21

【版次】第15版(慈善)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文 竹/文

16年前,吴炳新用他一手缔造的“三株奇迹”,将中国快速消费品营销带出了原生态的时代,并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营销理论,被业界誉为 “营销教父”。两年前,他又以一部洋洋150万言的 《消费论》,推出了特立独行于中国消费理论界的 “消费源头论”和 “消费动力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去年出版的 《消费通论》,是 《消费论》的缩编和完善,并提出了人类消费新概念。书中吴炳新把消费分为三类,即生活消费、科研生产消费和社会消费,发现并论述了三大消费牵动经济圆周螺旋发展的自然规律。市场经济是 “一只看 得 见 的手”,它有巨大的正面作用,又有严重的负面作用,但它是可 以 驾 驭的。《消费通论》提出国家主导经济以生活消费为中心,市场宏观调控系统理论体系主要表现在 6个 目的、3个手段、20个要素,在动态过程突出—平 衡 ,平衡—突出,不 断 地 调控。对金融、经济危机,《消费通论》也有精辟的论述,并提出如何预防和调节而不出现金融、经济危机。 《消费通论》还提出了劳动消费价值新概念,把劳动分成七类,并对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此外,提出了消费社会生产力的重大命题,并进行深刻论述。对领导哲学、国家宏观管理和企业管理等也都提出了新的概念和论述。

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变化,第一次出现了消费超过投资的现象。吴炳新说,可以称之为以消费为导向的经济发展的时代。他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大体上呈现三大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的29年,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从1978年到2010年的32年,是以经济生产为中心,以投资为中心;2010年中国进入消费时代。中国要保持增长速度,要依靠投资、出口与消费三驾马车,但要明白消费是 “驾辕”的马,掌握方向的,出口和外贸是 “拉套”的马。实现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的增长方式转变,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涉及到推进体制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和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等,是一个系统工程。

自53岁创办三株集团至今,历经无数坎坷的吴炳新从来没有屈服于命运的摆布。吴炳新关于消费政府的研究,始于刚刚改革开放的1979年。虽然人生事业大起大落,但他博览群书,通读理论经典,历经30个寒暑往来,终于以一部 《消费论》为自己的思想作结。他说,过去他搞 “三株”事业,是为了给人类提供一个强壮身体的体魄之源;现在,他又提出 “消费主导论”,是为中华民族提供智力资源。有专家指出,企业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出现的一个新阶层。中国出个企业家不难,但是企业家中出思想理论家难,而企业家的理论能够为理论界接受,证明是独树一帜的、代表一种方向的,更是难乎其难。

吴炳新提出的 “中国已进入消费主导型社会”的论断,已引起我国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为此,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将于 5月23日在北京主办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消费主导论高峰论坛暨吴炳新 《消费通论》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将就吴炳新的新理论、新思想进行深入研讨。

如今,吴炳新的消费理论显然已经得到理论界的极高认同。中共中央党校刘海藩教授认为, 《消费通论》是一部重要的理论著作,体现了 “新思想、新理论,是对改革发展的新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戴园晨教授说,这部著作 “具有许多重大学术突破,既有学术意义,也有实践意义”。目前,他已被中央财经大学等国内外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聘为客座教授或特约研究员。去年,受美国休斯敦大学维多利亚商学院、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邀请,吴炳新就其著作 《消费论》的基本理论及其核心价值进行了4场精彩的专题演讲,受到了业内专家、学者和媒体的认可和好评。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