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炳新:宝刀未老 誓不言退
【作者】 陈焱
【报纸名称】:
【关键词】 吴炳新 宝刀 三株口服液 不言 鼎盛时期 保健品市场 整体市场营销 三株公司 不可思议 史玉柱
【出版日期】2002.09.13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一人、一家、一团体、一民族、乃至一 个国家,其兴勃焉,其衰也忽焉。新中国创 立伊始,黄炎培老先生对开国领袖毛泽东 说的这句话,可谓全理名言。对于企业来 说,尤其是对曾名噪一时的“三株”来说,又 何偿不是如此?$$ 在三株鼎盛时期,它拥有仅次于中国邮 政的中国第一营销网络,在全国所有的大城 市,省会城市和绝大部分地级市注册了600 个子公司,在县、乡、镇有2000个办事处,各 级行销人员总数超过了15万。与此相对称, 三株的销售额亦达到190亿。据三株的统计 资料披露,到1996年底,三株的农村市场拓 展与开发取得骄人成绩,农村市场的销售额 已经占到三株总销售额的60%。1994年,三 株公司的销售额为1亿元,第二年即刷新这 一纪录,达到20亿元,而在农村获得巨大成 功的1996年,三株销售额一举突破80亿元, 销售业绩呈几何级数增长。$$ 在资产增值方面,三株的增长速度更让 同行望尘莫及。1993年底,三株的注册资本 金为30万元人民币。4年之后,三株的净资 产达到48亿元人民币,4年增长1.6万倍,且 据称其资产负债为零!$$ 近乎神话的经营业绩让人们瞠目结舌, 更让人不可思议。$$ 这还不算什么。在它的鼎盛时期,长于造 势的三株适时的出版了一本探寻“三株神话” 的书,书名与当时正风靡全国,由几位热血青 年诗人撰写的一本时政批判读物──《中国 人可以说不》相类似,叫做《中国人可以说 富》。这部“说富”的出版物的主人公便是三株 的缔造者、三株总裁吴炳新。《中国人可以说 富》的封面上赫然印着这样一些煽情的文字: “3年赚100亿的吴炳新之迷、一部中国民营 企业的商战教程”,“他宣称──3年成为中 国第一纳税人,他发誓──10年进入世界同 行100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本自 娱乐、介绍企业经验的小册子,当时竟闯入了 畅销书的行列,《中国人可以说富》和三株的 产品一样卖得好,据说其销量在10万册以 上,足见公众对“三株神话”的关注程度以及 三株在营销方面的功力。$$ 最具有戏剧色彩的是,1996年在接待珠 海巨人集团的史玉柱时,60岁的吴炳新对30 岁的史玉柱语重心长地说,“你不该挣的钱别 去挣,天底下黄金铺地,不可能通吃,这个世 界诱惑太多,但能克制欲望的人却不多”。两 年后,这位雄心万丈的创业老人连同他一手 开创的庞大的三株“帝国”基业,在一个小小 的“常德事件”中轰然坍塌,并从此一蹶不振, 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而史玉柱在沉寂 数年之后,以脑白金这一品牌的强势推出而 东山再起,重塑金身。这真应验了那句中国 老话:30年河东,30年河西。$$ 2001年,史玉柱的教师吴炳新和三株 总裁张蔷曾做过一番努力,试图重整河 山,从头再来。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事 情都可以从头再来。更何况在竞争程度近 乎残酷的保健品市场,要想重新站立起 来,又谈何容易。直到今天,三株仍只能低 调地存活在这个世界上,让人生出几多感 慨,几多浩叹。$$ 三株倒下了,但它留给后来者一笔无价 的财富。如今,随着新华社著名记者吴晓波 撰写的畅销书《大败局》被列为多所知名大 学的MBA数学案例,三株这个名字被越来 越多的人所熟知。三株已经成为正在成长中 国企业的一个路标,一个参照系,一个对照 物,一曲令人一唱三叹回味无穷唏嘘不已的 绝唱。$$ 三株的骤起骤落,给人们留下了太多太大 的想像空间,也为后来者留下了独特的精神遗 产──独一无二的行销模式。以致几年后的今 天,保健品及至家电等行业的企业在开疆拓土 时仍然要效仿、复制三株的营销模式。三株的 销售业绩,对于后来者来说,更不能企及;而三 株4年增长16万倍的成长速度,就是今天成 长最快的IT行业也难已望其项背。$$ 这一切,今天都成了过眼云烟。庞大的三 株“帝国”是如何瞬间崛起又是如何骤然瓦解 的?今天的三株又是一个什么生存状态?$$ 吴炳新自画像$$ 今年早些时候,香港凤凰卫视记 者鲁豫到济南采访三株药业集团董事 长吴炳新。在接受访问的过程中,吴炳 新向鲁豫勾勒了一幅“自画像”。$$ 吴炳新说:我这个人有个特点, 在困难时期,我一点脾气都不发,非 常冷静,非常和蔼,就是在运筹怎么 走出第一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 是我的一个长处。什么时候我的脾气 很暴躁,什么时间发火,(是在)我要 冲出去,要冲锋了,我下令要冲出去 了(的时候)。这个时候我简直就…… 我的这个脸孔一点都没有了,一点没 有了,我简直是一个非常暴躁,非常暴 躁的人,就是说你冲就冲出去了,冲不 出去就是死亡,但我已定好了时间,地 点,什么时候开始冲锋,(此时)脾气非 常暴躁,你一件事给我完不成,那简直 就是暴跳如雷。可是在困难的时间,一 点脾气也没有,就是运作。$$ 我没有在大学接受正规教育,但 我是系统地看书的这种人。你在大学 里,老师教给你看书,给你讲,我是自 己看的。可是,我看的书要比大学生 看的书,比研究员看的书还多,这可 能是个优点。再加上我的悟性可能 好,记忆力好,特别是悟性。$$ 我觉得悟性对一个人非常关键, 那么悟性可以导致产生灵感。所以,我 觉得,可能是我的空间思维比较开阔。 再者,我的知识面比较广,有很多专业 技术人员,他就一项一项地研究,研究 得很深很细,但是我是综合地研究。$$ 这样来看,我能够做好新成果就 在这里。我分析了,找怎么就出那个 东西,别人不理解,而我又成功了呢, 别人不可思议我做成了呢?就是我这 个综合学科(的能力)。尽管在某一项 我不是十分精,但是综合起来,我会 有新的点子,这是我的长处。$$ 争做模范纳税人$$ 在谈到当年被媒体反复报道的 “吴炳新要争做中国纳税第一人”这 个话题时,64岁的吴炳新承认当年 说过这句话,但他表示当时表述有 误。他说,由于说话不清楚,引起很 多误会,我想当时是争做中国民营 企业队伍的第一纳税人。多纳税是 好事吧,国家靠什么来发展呢,从国 家来看,不是靠税收吗,是不是?企业 的利润,企业的税收啊,从民营企业说 是税收。$$ “我想是这样,但是有人误解我是 目中无人,好像在中国,把国有企业不 放在眼里,我要成第一,吴炳新的野心 太大了,误解成这样。所以不怨人家误 解,是我没说清楚,也引来不少麻烦,所 以后来我就改了,我再不提第一纳税人 了,我作为一个模范的纳税人,改称模 范的纳税人,这个还是好的吧,后来就 改成模范纳税人”。$$ “所以说,以我们现在纳税来说, 至今可能在民营企业超过我们的还 不多,20多个亿左右。从1993年创业 到现在,20多个亿”。$$ 吴炳新一定没有想到,他当年 辛辛苦苦一手创建起来的庞大的三 株帝国,会在小阴沟里面翻了船,事 情的起因就是当年湖南常德那一起 官司。事情过去那么多年了,人们猜 测,他一定会有很多的委屈,很多的 故事对人讲,没想到他还是说现在不 是时候,可能是因为吴炳新还是人在 江湖、身不由己,不愿再为此招惹是 非,得罪人。$$ 三株药业集团董事长$$ 吴炳新其人其事$$ 吴炳新,1938年6月出生于 山东省蒙城市,大专学历,196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三株集 团董事长。$$ 1959年至1988年,吴炳新 先后在内蒙古矿务局、包头阀门 厂等单位工作,1989年开始创 业。1992年12月,他在济南高新 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了大陆拓销 有限公司。今天它已使一个仅有 十几人的小型拓销公司发展成为 一个拥有总资产数十亿元,员工 数千人,经营涉及医药、保健品、 化妆品三大领域的大型企业集 团。截至2001年底,三株公司已 累计实现销售收入约190亿元, 上缴国家税金约19亿元,创造了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奇迹。$$ 吴炳新先后组织并主持了三 株系列、生态美系列化妆品的研 制工作。$$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吴炳 新结合中国的国情,对如何搞好 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并提出了 许多独到的见解。$$ 他在企业中积极推行现代企 业制度,建立了比较科学合理的 组织机构和企业运行机制,创造 性地借鉴了现代企业的运行模 式:层级经理阶层支配企业;向前 切入市场,向后切入科研生产;大 量交易内部化;经营全球化。这一 运行模式的推行,对三株公司的 发展意义重大。$$ 他提出“消费是市场经济发 展的牵引力”的思想;提出网络建 设的构想,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 许多营销子公司,上千家办事处, 形成了三株公司特有的网络优 势;他还提出要重视中、小城市和 农村市场;提出高科技类保健食 品营销的“一个方针,十大原则”。 他超前的营销思想对指导整个三 株公司的市场营销工作,增强三 株公司的整体市场营销能力起到 了巨大的作用。$$ 吴炳新重视员工队伍的建 设,人才的选拔、任用和培养工 作。他提出要培养“四过硬”的干 部队伍和“四过硬”的基层组织, 提出“惟才是举,量才施用”的用 人原则。他提出了调动员工积极 性的“三动力原理”,即物质动力、 精神动力、信息动力。他狠抓“树 典型、推样板”工作,注重有情管 理与无情管理相结合,充分调动 员工的积极性。$$ 1995年,作为一名老党员,吴 炳新倡导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民 营企业党委。他对加强民营企业党 的基层建设、思想建设、纪律作风 建设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微生态学、中医药学、营养 学方面,吴炳新提出了3个学科 相“嫁接”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 指导下,研制成功了一系列的高 科技产品。$$ 吴炳新还把“嫁接”思想运用 在企业管理方面;一方面借鉴西 方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另一方 面认真总结吸收国有企业几十年 的成功经验,如“两参一改三结 合”、“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在三 株公司得到充分运用。$$ 吴炳新心系民族,心系社会, 他提出了“为振兴中华民族经济 尽匹夫之责”的企业责任,提出了 “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奉献 于社会,回归于社会”的企业宗 旨。目前,三株集团已累计向社会 各界捐款捐物逾1.3亿元。$$ 吴炳新现为山东省政协常 委,山东省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 营科技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民 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理事长,山 东省民营企业家工会理事长,并 曾先后获得“山东省医药行业先 进个人”,“美国优质文化和优质 服务科学协会环球钻石奖”。$$ 今日三株$$ 这几年,中国保健品市场一直 非常热闹,一个又一个新产品冒了 出来,但又一个一个地销声匿迹,给 人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感觉。$$ 三株曾经红极一时,但是“常德 事件”之后,三株就突然没有了声 息,而且“泥牛入海”好几年,关于三 株,报纸上看不到,广播里听不到, 电视里看不到,一些财经类杂志也 难觅三株的踪迹。$$ 今年早些时候,吴炳新在三株 济南总部接受了凤凰卫视记者鲁豫 的采访。和外界传说不一样,三株并 没有消失,三株还在,虽然办公大楼 显得很陈旧,环境太过朴素,但三株 的运作一切正常。$$ 三株曾是名声显赫的营养品 企业,年销售额高达80亿元人民 币。在铺天盖地的宣传声浪中,三株 成了当代中国的企业神话。然而,正 当鼎盛时期的三株,突遭产品质量 纠纷,引发全国瞩目的诉讼官司,市 场表现随之显著滑坡,社会上开始 不断传出“三株已申请破产”的说 法。事态发展,扑朔迷离。$$ 让鲁豫吃惊的是因为办公地点 特别朴素,让人想不到“一个大公司 办公楼是那样”。但更令鲁豫特别 吃惊的不是因为特别朴素,是没想到 三株不仅还在,而且规模还挺大。$$ 吴炳新告诉鲁豫,有的同志曾经 问我,说是三株这几年都做了些什么? 还有外面传说,说是三株破产了,说老 总带着老婆孩子去美国了。我到了北 京去也是(这样传说),哎呀,到济南 市,还不要说是北京了,到济南市也是 传得挺凶的。但是有的时候也挺可笑 的,这个企业是我的,这个没有外面的 股份,我们也不是贷款搞的企业,是我 们积累资金自己发展起来的,你说我 破产,破给谁啊。$$ 吴炳新,人称“三株奇人”,发迹 时已年过50。他出身贫寒,父母早 亡,曾经当过工人,做过干部,还做 过一所职业学校的一届校长。20世 纪80年代初,吴炳新生病后,从服 务了几十年的内蒙古包头矿务局退 休。$$ 为了聊补家用,吴炳新动手搭 暖房,卖豆芽,做—些小本生意。他完 全是自己做、自己卖。正是这些小本 生意,使吴炳新认识了市场和市场经 济。1987年元月,吴炳新承包了包头 一家濒临倒闭的小糕点厂,随后又承 包了一家同样濒临倒闭的小商场,开 始显示出独特的经营天赋。$$ 1989年,安徽创建“淮南经济 开发区”,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吴炳新决意离开封闭保守的包头。 而真正去了淮南,吴炳新适逢后来 很快风行一时的生物制品──天安 851问世。$$ 吴炳新一向对生物科学和生 物制品感兴趣,他立即向研制单位 提出做产品代理商,承担宣传、推 广、促销任务。这是一次企业营运的 大练兵。$$ 1994年8月,吴炳新自己成立 “三株公司”,当年便把号称“集3种有 益菌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道链 环菌于一体”的营养药物──三株口 服液推上了市场。$$ 为了推广三株口服液,吴炳新 在短短的时间里建起仅次于邮政网 络的“三株营销网”,在所有省会和 绝大多数地级市注册了600多家子 公司,就连县和乡镇,也建起2000 多家办事处。吴炳新的总公司和下 属公司,吸纳了多达15万名的营销 员,他们很快掀起三株口服液的“买 疯”和“卖疯”浪潮。在许多地方,原 来每瓶不到30元的东西,甚至90 元都买不到。钱,就像流水突然形成 的旋涡,急速流过三株公司。吴炳新 一夜之间,暴名暴富。$$ 当年跟三株先后发家成名的 那些保健品公司,后来跌倒以后,这 么久一直也没有再站起来,为什么 三株就有这么大的信心,能够第二 次冲锋,重新创业。$$ 吴炳新自己认为自已有基础。 第一,三株的科研成果、生产基地还 在,市场营销经验还在,还有储蓄。 这是硬东西。一旦调整过来以后,那 它的发展就不一样了。在这个过程 当中,就像一个大象生病了,身体虚 弱了,但是它不如一头牛有力量,甚 至连一匹马都不如,但是大象一旦 康复,它绝非一头牛、一匹马的力量 能比。$$ 吴炳新说,我今年讲三株,必须 快速发展,上规模效益,三株不上规 模效益,他的固定费用很高,这么多 的房子,你得花钱,你别看是我的, 还得交税呢,得交土地税,我的工厂 那么大的地,都得交税,这是固定 (费用),你不用你也得交税啊。你只 有发展起来,上了一定的规模,达到 了一定的平衡点,你才开始盈利,但 是一旦盈利,小企业是没法比的。吴 炳新在言谈间,对重新创业充满自 信。而且话语中流露出他新的发展 计划。$$ 在接受采访时,吴炳新一直神 情自然,情绪饱满,乐观自信。在回答 鲁豫提出的“三株现在开始盈利了 吗”这一问题时,吴三缄其口,认为这 纯属商业秘密。但他表示他对三株 的发展形势非常乐观,非常高兴。$$ 对于外界传说的吴炳新要退 出江湖的说法,吴炳新坦言“没有, 从来没有,从来没想过,我就没这个 念头,也没这个想法”。吴炳新告诉 鲁豫说,“我是一种事业型的人,就 今天来说,按理说,我这么大还要领 着大家伙一块儿二次创业,过去有 一句话60岁以后不创业了,守业 啊。这次开会我说,在新的时期,三 株要快速发展,我们团结起来,我带 领你们前进,我还是这么股劲儿”。$$ 吴炳新还告诉鲁豫,三株所有 的员工,喝的都是三株口服液。就在 接受采访的时候,吴炳新喝的不是 茶,而是三株口服液。吴炳新是1938 年生人,今年已经64岁了。一个64 岁的人,开始人生的第二次创业,无 论如何都应该受到尊敬。我们衷心 祝愿吴炳新老人一路走好。
- 1、三株:帝国”为何如此脆弱 作者:暂无 年份:2002
- 2、“明星企业陨落”的反思 作者:骆慧芳 年份:2000
- 3、企业家的性格悲剧 作者:王青 年份:1999
- 4、谁将引爆新一轮健康品市场 作者:秦青伟 年份:2004
- 5、【“三株”沉默,为了东山再起】 作者:康曦,王欢 年份:2002
- 6、奉献──三株精神的精髓 作者:暂无 年份: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