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炳新:书写传奇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2.08.12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三株创始人吴炳新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他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而三株由零到80亿这个神话更令许多人觉得好奇。
九死一生
主持人:吴先生五十岁才下海经商,在此之前你的个人经历是非常丰富的,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吧?
吴炳新:“九死一生”对我来说是一种实践。我真的死过九回,但是没死掉。我在水中死过两回,在大海里死过一回,在煤矿上还经历过几次大的事故,有一次,就一瞬间,“轰”的一声整个坑顶都塌下来了。
主持人:您就完全给埋在里面了?吴炳新:跟我一起的人都往外跑,有的快离开工作面了,但最终还是倒下了,有很多是压在石头缝里的、压在木头下的。
主持人:您当初是埋在土里?吴炳新:当时,石头一倒,把木头推倒了一部分,煤也堆下来。我和另一个人腿交叉在一起压在那儿了,什么也看不见。我们如果再多跑一步就死了。
主持人:您害怕吗?吴炳新:原来不知道害怕,那时害怕了。我们俩就在缝里,再有一块大石头塌下来就完了。那时候我冷静下来,观察了一下,发现我俩没危险,就开始自救。先把身上压的石头和煤往外扒,扒出来后俩人能动弹了。这时矿上也来人了,我从石头缝里钻出来,向四处望了望,看哪个地方能出去,最后我就拽着他,从这煤堆里慢慢地跑出去。
主持人:您自救出来以后,是不是整个矿山都轰动了?
吴炳新:都轰动了。因为原以为我死了。主持人:这之后还有一次查出您生了病,家人一开始就知道吗?
吴炳新:是的,查出来是癌症,当时认为没救。
主持人:是肝癌吗?吴炳新:在包头确诊是肝癌,到了呼和浩特确定为原发性肝癌。到北京以后,检查确定为肿瘤,要动手术。当时瘤还不大,后来长到鸡蛋那么大,我就着急了。
主持人:当时您四十七八岁?吴炳新:四十八岁,那次我老伴、家人、朋友都认为我回不来了。后来我自己在家里吃各种各样的药,有从书上找的,还有民间的土方。
主持人:那段时间,您一直没有开刀?吴炳新:准备开刀,大夫都请好了。但检查发现瘤比原来小了。当时他们都觉得挺奇怪的,说再观察观察。后来一个礼拜检查一次,每次检查都小一些。
主持人:最后小到什么程度呢?吴炳新:就剩一点点,我就不理它了。后来再检查就没了。
主持人:是不是自己偷偷吃了那么多的药,但也不知是哪一味药对症?
吴炳新:究竟是因为身体的免疫力好,还是我吃这么多杂药把它治好了,这一直是个谜。
致命官司
主持人:我知道1997年常德事件之后,您公开发表了自己的十五大失误。
吴炳新:没有,这是有些记者炒作的。虽然我们存在不少问题,但没有失误,我当时很冷静,把问题看得很清楚。我的产品质量绝对没有问题,不会出现死人的事情。我们销了将?四亿瓶都没有出事。而且科学试验也表明它无毒副作用。但我没想到这官司拖的时间这么长,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告一段落。我还有个没想到,就是在常德初审判决以后,常德法院的判决书被寄往全国各个省市。按理说判决书给我一份就可以了,但为什么到处寄,这是别有用心。
主持人:您认为这种行为是针对企业的,是要搞垮企业,但为什么要搞垮企业?
吴炳新:我也不清楚,也不能再去追究什么了。八瓶“三株”要了一条老汉的命,这种坏事一夜传千里,三株有多大的辐射面,它就能传到哪儿。
主持人:您说的是1997年?吴炳新:这是1998年的事。主持人:1997年三株的销售额是近八十亿,那1998年呢?
吴炳新:完了,一下子下来了。当时不到二十个亿,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这件事情最后由湖南高院重新立案。
主持人:调查的结果怎样?吴炳新:他买三株的发票是假的,开的诊断书是假的,开诊断书的大夫也不是正规医院的,这都是湖南高院取的证。这个事情最终搞清楚了,我们被冤枉了。但要再挽回影响变得非常艰难,尽管胜诉以后,我们在北京、济南开了新闻发布会,但消息传得非常慢。就在公司所在地济南,半年以后药店和医院还不知道三株胜诉呢。所以三株当年的直接损失是四十个亿,间接损失就更大了。
主持人:你有没有反省过三株为什么会这么脆弱?一个消费的纠纷案就把它彻底给击垮了?
吴炳新:有很多人也提过这个问题,有人说,是不是你自己内部的管理有问题。我有一个数字可以告诉你,我们当时的资?周转速度,最快是23天。
主持人:这个数字反映了什么呢?吴炳新:反映了管理水平,我们的资金、货款都没有流失,这么大的规模能做到这一点,我觉得还是值得骄傲的。“常德事件”的出现,可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吧,三株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在那时冒得太快了、也太高了,由此引起了一些关注,并最后出现了这种情况。不过我对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到最后都非常平静。你刚才问我当时的心态,我就一个心态―――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场官司我一定会打赢。最后法院终审时到了1999年。
主持人:几月?吴炳新:3月25号接到了判决书,我们那时正好在北京。主持人:你们拿到法院终审判决的时候,心里怎么想?
吴炳新:很激动,非常激动。如果这场官司打不赢,三株就不存在了。
扬帆出海
吴炳新:这场官司赢了以后,我又转入内部调整,原来想得比较简单,以为一开新闻发布会,影响恢复了,这样反复炒作,可能还会变成好事。后来,我发现这个思维错了。
主持人:是炒作不起来。吴炳新: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于是进一步完善整顿,加强内部的结构调整,缩小摊子。原来我们是五大产业,保健品、中药、西药、化妆品、生态酶。“常德事件”以后,挂“三株”这个品牌的产品都倒霉,于是我们含着眼泪砍掉了两个产业,就保留药品、保健品、化妆品这三个产业,这是大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我们是经理支配企业,不是家族式管理,我们没有一个家族成员担任高级领导的,我儿子另外再干一摊去,都不在一块儿。
P style="TEXT-INDENT: 2em">主持人:您在2000年的时候,聘请了张强作为总经理。
吴炳新:是2001年。主持人:您当时立了个吴氏家规,就是吴氏子孙以后不会再当总经理。
吴炳新:是的,有这么个事情。主持人:你的家族中,应该说也有聪明人,但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优秀人才更多。
吴炳新:对,这样更能保证企业顺利发展。第三是分配制度调整,实行双赢三得利。我们把企业管理人员的能力作为资本,参与企业分红。另一方面,对基层的员工以及我们在基层的子公司,实行全额让利,这样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主持人:我们在采访过程当中与您的职工有接触,大家对三株这个品牌都特别有感情,寄希望于三株在您的带领下,重新开始。您考虑过这个问题吗,有没有给自己制定一个时间表?
吴炳新:我们把2001年定位为“扬帆出海年”,不能老检修“船”啊,该下“海”去打点“鱼”了。现在整个市场对我们来说可以叫做“又迎来了春天”。今年我们定为“快速发展年”,企业已进入快车道,要加速发展。对我而言,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主持人:中国有句老话,叫“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应该说您经历过巨大的成功,也面对过巨大的失败,您今天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吴炳新:我觉得我没有失败,叫挫折比较好。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挫折,都可以成为经验和教训。这样去看问题,你就会很冷静。人做成一件事比较容易,但在做事的过程当中,遇到困难和低潮是常有的事,如果能从挫折当中汲取走向高潮的经验,再?困难中走出来,这才是人生完整的一笔。如果没有挫折,就不是完整的人生,就没法书写完整的人生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