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魏玩:词笔超迈女中才

魏玩:词笔超迈女中才

作者:万斌生 出版日期:2013.01.11 点击数:0

【作者】 万斌生

【报纸名称】:开封日报

【出版日期】2013.01.11

【版次】第09版(周末阅读)

【入库时间】20130310

【全文】

魏夫人,名魏玩,又名魏芷,字玉汝,生卒年不详。祖籍湖北襄阳,从夫籍为江西南丰人。她为北宋崇宁年间右仆射(右丞相)曾布之妻,先后受诰封为瀛国夫人、鲁国夫人。魏玩的文学创作在宋代颇负盛名,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她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明朝杨慎则认为:“李易安、魏夫人,使在衣冠之列,当与秦观、黄庭坚争雄,不徒擅名于闺阁也。”清人陈延焯也说:“魏夫人词笔颇有超迈处。”

要说魏玩,离不开说曾布。曾布,字子宣,南丰先生曾巩之弟。曾布于宋朝宋嘉二年中进士,时年22岁。婚后,曾布、魏玩夫妇感情十分融洽。曾布攻读之余,常携魏夫人出游南丰和临川山水,并留下了纪游的诗词。曾布写了《江南好》,抒发了他对当时曾氏兄弟因落第而处境不佳的感受和心中不凡的抱负。新婚的魏夫人,有一首《菩萨蛮》,写的是夫妻相伴泛舟赏荷,生动地记叙了这段幸福生活:“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曾布中进士后,先在地方和京城当了10多年小官,初任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司户参军,迁怀仁(今江苏赣榆)县令。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调到京城开封任开封府库监。因王安石、韩维等人力荐,得到宋神宗赵顼赏识,担任了太子中允、崇正殿说书,又由馆阁校勘加集贤校理。曾布积极投身于王安石变法运动,被王安石调到变法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任条例司官和检正中书五房公事,不久即升任同判司农寺、知开封府事等重要官职,推行新法不遗余力,为变法做了大量工作,后被神宗任为知制诰,翰林学士兼三司使。期间,魏玩随夫宦游四方,当好内助。变法后期,曾布因《市易法》和吕嘉问等人发生不同意见,离开了变法中枢,离京出任外官。此后,在纷纭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曾布被卷入是非旋涡,时沉时浮,命运坎坷,先后出任饶州、潭州、广州、桂州、秦州、陈州、蔡州、庆州等地。元丰末年(公元1085年),他回到京城复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适逢旧党上台执政,司马光令他废改新法。曾布不从,又外任知真定府、河阳、青州、瀛州。宋哲宗绍圣初年(公元1094年),曾布又回朝担任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读学士,后升任知枢密院事。宋徽宗崇宁初年(公元1102年),曾布一度担任右丞相,后与左丞相蔡京意见相左,遭蔡京诬陷排挤,被罢相贬知润州(今江苏镇江)。此后,他又多次被贬职。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曾布在润州逝世。

由于丈夫宦途大起大落,一生颠沛流离,与魏夫人聚少离多,所以魏玩的词多写离情别绪。魏夫人的词,总的来说温婉柔美,也偶有将悲愤泄于笔端之时。请看《江城子·春恨》:“别郎容易见郎难,几何般,懒临鸾,憔悴容仪,徒觉缕衣宽。门外红梅将谢也,谁信道,不曾看?脱装楼上望长安,怯轻寒,莫凭栏,嫌怕东风,吹恨上眉端。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

据野史记载,曾布当年任怀仁县令时,僚属中有位姓张的监酒使,妻子早逝,留下个小女孩,慧黠可爱,魏玩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取名张惠芝,教其诗书。张惠芝长大后进入内宫,虽无嫔妃名分,但因擅文而颇为宫中看重。也不知从何时开始,曾布与张氏之间有了亲密关系。宋朝官场,三妻四妾属平常之事。曾布身边有了其他女人,并不奇怪,使魏夫人受不了的是:她曾将张惠芝当亲生女儿看待,谁料想张氏鹊巢鸠占,竟夺走了丈夫对自己的爱。且张氏常出入宫禁,若触怒龙颜,不仅曾布罪无可逭,还必将祸及无辜。据史料记载,魏玩病逝之后,作为学生和义女的张惠芝前来祭吊,写了一首诗焚于魏夫人灵前:“香散帘幕寂,尘生翰墨闲;空传三壶誉,无复内朝班。” 若野史记载属实,则魏夫人写出《江城子·春恨》,就也不奇怪了。除了张氏,还有人说魏夫人与《断肠词》的作者朱淑真有过亲密交往,似不足信。

魏玩还写过一首《定风波》,间接涉及朝政。词云:“不是无心惜落花,落花无意恋春华。昨日盈盈枝上笔,谁道,今朝吹去落谁家?把酒临风千种恨,难问,梦回云散见天涯。妙舞清歌谁是主?回顾,高城不见夕阳斜。”我们可以想象:在朝廷催逼之下,曾布草草打点行装,与夫人离开汴京赴任。魏夫人掀开车帘,一起回眸凝望京城。只见落日余晖映照城楼,投下巨大阴影,城楼上旌旗舒卷,戈矛闪烁,城内千般繁华、万种风情,不复得见,只余下城南繁塔塔顶和城东北开宝寺塔塔顶,依稀在目。魏夫人悲愤难抑,感慨万千,诵《定风波》,留下一千古绝唱。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