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浙大独创白血病化疗新方案低危和中危病人无需再做骨髓移植费用

浙大独创白血病化疗新方案低危和中危病人无需再做骨髓移植费用

作者: 出版日期:2012.02.15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都市快报

【出版日期】2012.02.15

【版次】第Z04版(浙江·热点)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低危和中危病人无需再做骨髓移植

费用比进口药物省九成 八成以上病人症状完全缓解

费用比进口药物省九成

八成以上病人症状完全缓解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生物学特征研究及化疗新方案的创建和推广应用”获科技进步二等奖,复杂且拗口的名称背后,是关乎白血病患者生命的三项研究。

项目参与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教授钱文斌说,1999年起步,这项关乎白血病的研究如今还在继续,前期科研成果已在中国18个省市区的27家三甲医院应用,造福千余位患者。

国内主推的白血病化疗方案

这项科技最主打的成果是创出一套独特的化学治疗(俗称化疗)白血病的方案。

用这套方案治白血病,病人主要接受药物静脉注射,为期约1年。

这套中国人原创的白血病治疗方案,不仅药品的搭配、用药的剂量、用药时间上有独到之处,还用上了一种国产的特效药,这种药物由中成药二次加工而来,科学家们发现,从一种植物成分中成药里提取的小分子对付白血病有特效。

一份经千位患者体验的成绩单表达着浙大人的骄傲:83%的患者治疗数次后症状完全缓解,国外治疗方案只有57.3%;治疗后存活3年以上的病人为53%,国外治疗方案只有43.4%;众所周知,化疗药物对人体有副作用,治疗白血病的化疗药会毒害心脏,因这种毒害,用国外方案治疗时,10%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突然死亡,而用浙大的治疗方案,风险下降一半,死亡率为5%。

这项研究带来的福音不仅是疗效,白血病治疗费用在人们心目中是天文数字,因为用上了国产药,浙大的化疗方案治疗1年大约花费10万元,若用同类进口药物,花销是这个数字的10倍。不少白血病患者选择骨髓移植治疗,这笔花销在30万-50万元之间。

白血病患者依据症状轻重分作低危、中危和高危,多数低危和中危病人用这套治疗方案后能见效,无需再做骨髓移植。

如今,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已经把浙大的这套白血病化疗方案列入首选方案之一。

白血病原来有10种 精细诊断不容易

白血病不光难治疗,在不少中小型医院,要准确诊断患者究竟得了哪种白血病,要判断治疗后的康复程度都不容易。这项获奖研究的第二大贡献是引进、消化、吸收了国际先进技术,创出一套白血病诊断、疗效评判的好方法。

我们常把白血病看成一种疾病,其实,白血病分为急性和非急性两个大类,急性白血病又分为髓细胞和非髓细胞两大类,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最常见的白血病,占了白血病人中的大多数。

可是,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这个小门类中,还包含了7种亚型白血病。算个总账,白血病总共有10个亚型。每个亚型的白血病用药量,用药搭配都有差别,若盲目用药,或许事倍功半。

浙大附一医院将这个白血病诊断平台向全社会开放,浙江省内各大医院收治了难以确定种类的白血病人,相邻的江苏、安徽等省医院碰上了难题,浙大附一医院都助他们一臂之力。

精准打击白血病基因

搞清楚人类为何会得白血病,就得弄明白人体血液细胞中的哪些基因片段发生了变异,会引发哪种白血病。多年的研究中,西方科学家已发现多个血液细胞基因的异常和白血病的发生有关,但这些发现肯定不是全部。

10多年来,浙大又在白血病人的细胞基因中找到了好几处异常,并证明这种异常和白血病的发生有关。弄明白白血病的致病基因,不仅能让医生在显微镜下准确诊断病人是否患有白血病,下一步,还有望找出引发这种基因变异的外界诱因,比如放射物、污染物等,从而预防白血病。

孜孜不倦寻觅、判断致病基因,还将为白血病人带来更大期待。

钱文斌说,知道了哪些基因变异是白血病的元凶后,研发药物时就瞄准这些基因片段。今后的新药进入人体血液细胞后,就像冲着靶心而去的子弹,直奔变异基因片段,与它发生化学反应,将癌变细胞消灭或让它变得正常。

钱文斌透露,依照这种路径研发新药,浙大已经在行动,在他们的实验室里,4—5种有望推向临床治疗的新药正在酝酿。(记者 王中亮)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