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收到大学通知书以后学生应如何放松自己-余江一中陈根和危和明

收到大学通知书以后学生应如何放松自己-余江一中陈根和危和明

作者: 出版日期:2008.08.04 点击数:0

【报纸名称】:赣东都市

【出版日期】2008.08.04

【版次】第B4(课外天地)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经过高三紧张地学习、高考激烈PK以及院校志愿填报和苦苦地漫长企盼,终于等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通知书。一般来说,大可以高枕无忧,真的可以尽情地放松一下自己早已疲惫不堪的心。然而有些学生包括过来人,却抓住这段距上大学还有整个八月的时间,“好好地放松自己”——有的,去还整个高中时期的感情债,联络同学,今天去东家,明天去西家,打发无聊的轻松;有的整天泡网吧,彻夜不归,聊天,玩网络游戏;还有的干脆窝在家里,看言情武打片,朦胧还要夹杂点激烈……陡然让自己从“黑色的七月”跌入“疯狂的八月”。从放松自己走向放纵自己,蓦然回首,实在觉得怅然,如此打发时间,生活似乎缺少了很多意思和艺术。鉴于此,许多专家和过来人提醒家长和今年金榜题名的莘莘学子,要适度放松自己,不要放纵自己,防止事情走向了它的反面。他们建议: 去旅行,亲近大自然,与天地对话。舍我其谁,有时人还 真不知道自己为何物,不知天高地厚。或许获得了名牌大学的通行证,自以为是天之骄子;或许只取得一般大学甚至专科学校的许可证,悻悻然,壮志未酬,怅然若失。然而只要我们去看长城长,去看历代帝王经营的古老,才知天时之悠悠,历史之浩瀚;去看大海,才知大海之辽阔和博大;去看山川,才知山河的灵秀与沉稳,与蓝天白云对话,云卷云舒,去留无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也。 去打工,走进社会,去感悟生活。十年寒窗苦,我们从学 校到学校,或许我们从来没有离开父母半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道理懂得一大堆,原来只是一个眼高手低的慵懒者。或许将来可以获得硕士甚至博士学位,但社会是一所综合大学,未必就是社会所需要的合格者,说不定曾经藏在象牙塔里的你我才是将来社会真正的悲哀者。等到走进社会,不是埋怨社会不公,就是悲天悯人,愤世嫉俗。与其如此,倒不如我们趁此机会早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一个月时间不算长,哪怕我们选择进餐厅洗洗筷子,涮涮碗,也要用自己的慧眼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去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滋味;去学习课堂很难获得的社会潜规则。或许我们还有很多的问题看不惯也读不懂,但会知道这就是现实的社会。千种人千般风情,不同的事有不同的答案。去打工,给自己的生活开一扇窗门,让心灵与社会早点沟通。 去充电,加强自己,为迎接大学更为激烈的竞争做点准备。也许我们在某地是高考的 姣姣者,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但全国之大,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强中更有强中手。竞争是自然界和社会存在的普遍规则。现时我们说的是素质教育,其实干的大多是应试教育。扪心自问一下,自己除了会“考试”,还能干些什么。譬如说可以选择电脑知识培训,扫一扫现代“脑盲”。如果我们多一些危机意识,大学,名牌大学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能够利用这段时间去充一点电,应该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毕竟时间很短,我们不可能选择了旅行,又去打工,同时又去充电,或许还有更多的选择。其实在拿到了大学通知书以后,不要茫然不知所措,昏昏沉沉,或者过度放纵自己,只要觉得过得充实而且富有意义,当岁月回首,并不感到虚度年华足矣。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