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园凭吊苏公
【副篇名】王英辉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10.23
【版次】B8副刊
【入库时间】20131211
【全文】
张辰 摄
真没想到,位于市区公园路与石鼓路上的高架桥尽头,居然隐藏着这么一方人间仙境!
一个风清气爽的午后,我顺着所居住的公园路北侧,信步踱至滨河大道西口,秋日斜阳下,玲珑秀雅的东坡园赫然跃入我的视野!
一尊栩栩如生的苏轼雕像正怡然自得地侧卧于游园前的造型石上,其神态似小酌后搦管凝思,酝酿又一首优美动人的诗作。在这方
造型石一侧,刻着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宝鸡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吕向阳撰文,著名书法家周西文书就的苏轼生平及在凤翔的功绩,让人观之则了然于胸。
再观雕像身后是一面素净的“苏式”花墙,正中为拱形门洞,门楣上镌刻的灰底金色“东坡园”三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连接拱门的,是一条古色古香的莲瓣缠枝图案石道,蜿蜒逶迤,曲径通幽。尤以两侧设计的翠生生、绿莹莹的竹栅栏,可谓别出心裁、独具匠心。驻足园门口,只这灰瓦、白壁、金字、圆门、石道、绿栅栏,便已然构成了一件精致、精巧、精美的景观艺术品。
园中一派盎然葳蕤的勃勃生气,月季开得姹紫嫣红、娇艳欲滴,紫薇团团簇簇,朱颜粉面。最是其中的几株垂柳和数竿翠竹,格外引人多目。东坡先生爱柳植柳,西府妇孺皆知,九百多年前,他调来凤翔工作,闲暇之际“疏浚,种莲,植柳,筑亭,建桥”,把美景留在了东湖畔,将美文写进了史册中,让美谈传颂至今。他爱柳的柔美风姿,更爱柳的坚韧风骨。此时看这园中垂柳,虽纤弱袅袅,但却婀娜摇曳,就像是这秋光里含情脉脉的新娘,让人不禁从心湖深处涌泛出几丝怜惜怜爱的涟漪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是东坡先生饮誉千年文坛的心灵独白,虽不及其《记岭南行》中“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那般夸张,但至少在他的灵魂深处,是极端欣赏竹子清高纯朴、清丽脱俗、清幽雅致、清新自在之风韵的,其人品文风一如竹子般自清自净、自善自美。而散植于园中的翠竹,此刻正昂然迎着飒飒秋风,沙沙呓语,独诉秋声,意趣无限,意味深长……
园中错落有致的景观石上,浓缩着东坡先生千古流传的名句,绽放着传统书法艺术的魅力,使人在“满眼花木意迷离”的沉醉中,领略园林的另一番风情。
小园西北角的草坪上,一对小情侣正俯首依依,缱绻呢喃,我在天高云淡的秋光中轻轻走过他们,就想起了千里之外我深深爱着的人,一时间,苏轼“我思君处君思我”的缠绵诗句就流淌到了心头……
温馨小贴士
游园名称:东坡园建成时间: 2011年 6月地址:市区公园路与石鼓路上的高架桥东头游览路线:市民可乘坐 10路公交车,在教育西路站下车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