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故里耀州瓷家乡:打造富裕宜居绿色人文平安新王益图/文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5.11
【版次】第12版 (三秦新视野)
【入库时间】20120820
【全文】
王益区18个西洽会签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富裕、宜居、绿色、人文、平安王益
王益区委书记王春梅(左一)调研农民增收情况
王益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西林(右二)检查指导拆迁工作
旱塬甘霖记党恩
精心雕琢精品出
美好生活大家唱
欢快腰鼓颂盛世
保障住房赢民心
桃花园里游人多
从西安出发,一路向北,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上,矗立着一座山城——铜川市王益区,这里是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之一孟姜女的家乡,有着“精比琢玉,巧若范金”美誉的耀州青瓷就出自这里。1980年设立铜川市城区,2000年更名为王益区。现辖1镇1乡和5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62.2平方公里,总人口20.78万人,是铜川市的经济、金融、文化中心。
2000年,铜川市委、市政府从王益区迁往铜川新区办公。随着铜川政治中心的南移,许多人对王益区的发展产生担忧。王益人开始了悄无声息地埋头苦干,建设工业园区、实施全民创业、实行模块推进、开展“三比三带三争当”主题实践活动,用“5+2”、“白+黑”干劲和“自强不息、创新奉献”的王益精神一路走来。时过12年,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一户户优秀企业落户栖枝,一条条新兴产业不断崛起,一个个民生工程全面铺开,一轮又一轮大发展波澜相继掀起。
2012年,王益人再次自我加压,提出了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区”主题和“提速赶超发展、加快推进转型”主线,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园区引领、统筹城乡、经营城市”战略,做优三产、做强工业、做精农业、做美城市,加快建设富裕、宜居、绿色、人文、平安新王益的新目标,突出四件大事,紧抓八大转型项目和八大民生工程,实行区级领导包抓制,全力创特色、比速度、争一流,奋力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
心齐气顺风正劲足 办好四件大事
王益区结合实际,把黄堡重点示范镇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列为全区四件大事。作为全区“一号工程”的黄堡重点示范镇建设,王益区高标准启动新镇区建设、建成区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目前,标准化新区路网建设已启动,公租房已开工,聚鑫苑、聚祥苑等3个保障性住房小区开始建设,福泽路河堤道路工程完成投资166万元,铁龙大道二期工程5月底完工,逸夫小学综合楼完成投资120万元……千年古镇黄堡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被誉为“孟姜女故里、耀州瓷家乡”的王益区,对文化发展改革更加重视,编制出台了《王益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以陶瓷、休闲、乡村旅游三大文化品牌。以天博、大鹏陶瓷为龙头,耀华瓷业、盛源陶业、钰函仿古陶瓷、耀州窑陶瓷公司等一大批日用瓷和艺术观赏瓷生产企业形成了陶瓷一条街。十里长街上,大大小小休闲娱乐文化企业达数十家,3D影院也开始运营。全区从事文化产业经营户已发展到300多家,教育培训机构11家。乡村旅游业不断发展。2011年,接待游客144.16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面,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设7个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和19个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全面推广红旗社区服务管理和王益乡川口村外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经验,积极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工作。完善公益性巡防队伍,建设视频监控系统,探索建立物业纠纷人民调解组织,构建新型社会治安防控打体系;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学习李秋莲、岗位创特色、服务争一流”创先争优活动和“干部进农村促增收、进社区促和谐、进企业包项目促转型”活动,推行亲情化社区服务模式,构建1-9-10社区党建梯次格局,打造3+X农村党建格局,促进农民增收。开展“一十百”选树活动,打造5个党建综合示范点,营造学先进、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八大转型项目 带动经济转身升级
王益区紧抓二季度项目建设黄金季节,工业上狠下“转轨”功,农业高唱“转身”歌,商贸涌起“转向”潮,城建擂响“转位”鼓,农民迈开“转折”步,在提速发展中转型,在转型发展中提速,正向着全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游区的奋斗目标迈进。实施园区引领战略,建设黄堡、王家河两个工业园区。王家河工业园区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在继香港中华能源环球投资有限公司投资4.5亿元年产15万吨LNG生产线项目、陕西中瓷工业陶瓷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新型纳米陶瓷铸造辅材生产线等5个项目成功入驻后,4月17日,投资7亿元的年产30万吨LNG生产线、投资6.8亿元的现代艺术陶瓷基地、投资6719万元的园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和投资5000万元的纺织服装标准化厂房等18个签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涉及总投资22.43亿元,掀起了新一轮项目建设新热潮;围绕陶瓷、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成功引进了投资7亿元的年产30万吨LNG生产线、投资2500万元文茂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生产线和投资2000万元的纳米陶瓷铸造辅材生产线项目开工建设。借助城市开发建设强劲势头,加快推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实施红旗商业步行街建设项目和文化宫片区改造工程,九州国际宾馆、华润万家超市等一批购物餐饮项目即将建成。形成“旅游养生在铜川、消费休闲在王益”的良好发展态势;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发展战略,培育一批引领全区传统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投资3000万元的东风车桥生产线技改项目和投资3000万元的煤焦油裂解设备生产线技改项目、投资1700万元的年产20万组新型户外高压熔断器技改项目已完工。鑫源二期建设已完工,投资3000万元的万吨耐磨材料生产线已建成;建设“鲜干果经济林、畜牧养殖、乡村旅游、中药材种植”四大农业产业基地。目前,投资1000万元的盛发养殖场二期工程加紧建设,105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和1.5万亩鲜干果经济林已建成,建设新品种示范园3000亩,龙天鸡蛋精选加工项目已完成,兴旺良种养猪场和标准化生态养猪场正在建设中。
八大民生工程 奏响和谐乐章
王益区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目标,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和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大力实施八大民生工程,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围绕全区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赶超全省、看齐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就业增收工程。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就业技能培训,1月至3月新增就业岗位1915个,实现下岗失业再就业1800人,培训农民工369人,农村劳动力就业6337人。实施家政服务创业孵化基地和孟家原就业示范基地建设,发放小额贷款1235万元。2011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845元,同比增长23.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78元,增长21.87%。加快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实施塬上苑小区、鑫建小区、延安饭店公租房等10个保障性住房项目,配合实施荔枝园、桃园矿南山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开工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7个,开工面积6.5万平方米。实施教育事业发展工程,巩固教育强区成果,投资3420万元完成市四中等6所学校的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建设,投资781万元建成公办幼儿园5所。举全区之力,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启动环卫基础设施改造、城乡园林绿化建设、城市排水设施改造。目前,已实施园林绿化13.5万平方米,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已开挖管网2500米。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完成省级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口粮田及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韩塬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和周家村扶贫开发重点村等项目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80户,改造县乡道路12公里,新修村庄道路9公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资792万元建成王家河和川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资170万元建成区级卫生机构管理信息平台。开展计生依法行政和诚信计生示范区创建工作,投资300万元建成黄堡重点示范镇计生服务站。社区便民服务工程将投资600万元建成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资129万元建成2个社区示范活动广场和1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每到夜幕降临,王益区各个休闲广场,歌也喧天,舞亦翩跹,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正在用着惬意的歌舞享受着甜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