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与歌手-余江一中江东荣危和明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8.10.27
【版次】第B6(论 教)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老师不是歌手,歌手只要一首主打歌唱好了,就可以唱响大江南北,唱遍长城内外,甚至红得发紫,就可以得到一大批一大批粉丝们的追捧,就可以今天在这里登台,明天在那里亮相,就可以这里赚掌声,那里赚人气。如果老师把一堂好课,今天搬到这里上,明天搬到那里上,今年是这样上,明年还是这样上,一个模式,一种腔调,一样的道白,恐怕除了失败,就很难有成功的教育。 歌手,唱得好一首歌,并不意味着唱得好每一首歌,这样简单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就是可以得到粉丝的热捧。同样,教得好一堂课,并不是说老师就能上好每一堂课。然而,作为老师,如果只上好某一堂课,除了参加教学比武,沽名钓誉,去赚取评委们的认可,恐怕只会遭到学生的非议和对老师真实能力的怀疑。 歌手可以自导自演,可以作秀,可以包装,可以假唱,可以忘我,可以忘他地去尽情表演,一次次重复,一次比一次娴熟、老练、精到和炉火纯青。然而,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当然,并不排除歌手也要与观众进行台上台下的互动),老师是主导,是导演,是演员,而非主角。学生才真正是主体,是演员,是主角。教学不完全是老师为自己提供舞台和空间,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准备和腾出舞台和空间——在导演的指挥下,让学生自己去演好和演活教学这出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真知灼见及发现具有不可预测性,老师只有引导,但决不能把学生的创新精神扼杀在摇篮中。教学的过程也是授业传道解惑的过程,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老师作秀、包装,就会害了学生。 歌手我羡慕,但当老师决不能当歌手式的老师,尤其不能当单凭一首歌走红和包打天下的那种歌手式的老师。要上好一堂课,更要上好每一堂课,把智慧和知识撒播在学生中间,要当就要当真正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