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编者按:今年是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目前学校已

编者按:今年是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目前学校已

作者: 出版日期:2010.05.10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北京师范大学校报

【出版日期】2010.05.10

【版次】第02版(新闻综合)

【入库时间】20120210

【全文】

◆访谈嘉宾:王英典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观点一:“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质量为核心、以实力提升为重点”将成为生科院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大学的发展规划也称之谓大学的发展计划(DevelopmentPlanning),其价值就体现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实施的程度就是其价值的度量。因此,学院要在围绕建设“有特色、综合性、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校战略发展目标的落实上下功夫。最重要的是要确定真实有效的指导思想。学院的发展规划要立足过去、指向未来。“十一五”期间,尽管生命科学学院在体制建设 (四所四系建制)、科学与民主化管理 (“专家治学、民主办院”的教授委员会制度)、支撑能力 (实验教学中心和实验技术中心支撑平台)、数字化教育环境与学院文化建设(两刊一网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建立了创新创业精英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在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方面做出了有效的实践,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要达到目标之路还需要共同体协力去上下求索。因此,我们要积极总结以往所取得的成功有效的做法,在深化与继承的基础上去发展与创新。要在办学的特色、水平和质量上下功夫,要在继承与发展上花力气。我认为,“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质量为核心、以实力提升为重点”将成为学院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学院的党政工院务委员会高度重视学院发展规划的研制工作,编制工作正有序地进行。首先,提出了规划制定的基本程序,成立了由党政班子成员、教授委员会正副主任、四所正副所长和资深教授及在职历任院领导所组成的规划研制专家组,确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研制内容、日程表以及调研内容与范围。目前,规划的研制处于调研与比较研究阶段。生科院已经面向20余个国内兄弟院校进行了学科状况调查,面向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将面向学生和校友进行问卷调研。下一步,学院将在横向和纵向进一步研讨发展规划内容。

观点二:建设“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是学院共同体早已达成的共识,也将成为生科院“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的目标。

学科建设是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永动机,将不懈地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两翼提供动力。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建设一个高水平学科是至关重要的。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是学院共同体早已达成的共识,也将成为学院“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的目标。当前,学校正处于“985工程”三期启动和规划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时期。那么,如何结合“985工程”三期的实施,促进一级学科整体质量的提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待思考的命题。我们基本思考的出发点就是:面对国际学术前沿,立足我们的学科历史积淀与特色优势,将以生态学学科为重要的引领学科,并整合细胞、发育和生化与分子三大学科群的力量,围绕“生物多样性维持与进化机制”主题,搭建出一流的创新平台,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创造出一流的学术业绩,在国内外产生重要的学术影响,使整个一级学科的实力得以快速提升。这就是我们的特色与优势所在,也将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也就是我们尽快“做大、做优、做强”的必由之路。

观点三:生科院要在创建能够鼓励创造力和独立思维的课程以及教学法上花大气力,更要在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和环境建设上下真功夫。

大学作为人才培育的高地,新时期的核心使命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在以往的 “厚基础与重实践”人才培养举措之上,怎样能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这都是新时期值得我们思考与破解的课题。创新型人才就是拥有能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新问题能力的人才。创新型人才须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情怀以及通才素质、评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方式破解新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人才才能成为创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英。因此,我们所采取的一切培养措施、模式与方式都要围绕这一核心。

积极探讨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具体措施,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要在创建能够鼓励创造力和独立思维的课程以及教学法上花大气力,更要在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和环境建设上下真功夫。我们所采取的一切新举措,就是要围绕人才的创新素质、思维与能力三大要素。例如,研究与探索如何通过设计丰富的通识课程,推进互动式探究与研讨式教学方式,强化教师的“教学品质”;建立全方位育人的“导师辅学制”与“书院制”的第二课堂;发挥学科前沿研究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创造与创新的资源;加大学生科研训练、技术实训和教学实习的培养力度,强化学生自主创新与实践的优化管理以及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等,去达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我们思考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来保证人才培养改革的有序进行。此外,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支以学术生存为价值理念的教授队伍为支撑,尤其是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与背景的教授,才可能将一流的学者学术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这些都是学院在研制育人规划中要积极探索的。

观点四:在构建一流的师资队伍时,要强调师资队伍的结构性建设,要强化以“四大学科群”为基础的团队建设。

促进学科自身科学研究发展的法宝,一是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二是营造一个使以学术为生存价值的教授能够自由发展与自主创新的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在构建一流的师资队伍时,强调的是师资队伍的结构性建设,强化的是四大学科群为基础的团队建设。我们要花大工夫去引进与培养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尽快改变高层次人才岗位严重缺编的现实。这是需要学校大力支持的。此外,需要建立起能够吸引与支持优秀人才生存与发展的制度,去造就独立学者和追求真理的学子得到尊重的良好生态环境。同时,我们要考虑树立约25%顶尖的教师作为榜样,鼓励与保障他们创造一流的教学与科研业绩,这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学院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教授治学制度和“四所制”的管理体制,都是科学的保障措施,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与探索。

观点五:要实现高水平办学就必须跃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大舞台。

教育国际化是建设现代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知己知彼,方可策略之。我们要达到办学的高水平、世界知名或世界一流,必须跃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大舞台。在未来发展规划中,学院将研究制定推动学院办学的国际化具体措施,促进学院事业的发展。首先,将扩大对海外可利用的学术资源利用,聘请海外刚退休和年富力强的高级科研人员,参与我们的科研与教学活动。这些教授有很强的工作欲望和充分的工作时间,拥有一定的成就和丰富的经验,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这样可使学科实力在短期内得以有效提升;第二,积极引进拥有海外学历、教育与科研经历的优秀青年学术骨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水平提升;第三,系统地规划对优秀青年学术骨干的海外培训,使他们在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上逐步与国际一流大学靠近;第四,加大派出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学期间到海外学习访问的支持力度;第五,招收一定量的海外专业留学生,活跃学院的国际化氛围;第六,继续资助研究生出国出境参加各种类别的学术会议,使学生进入国际学术交流的舞台;第七,扩大聘请海外的研究学者来校讲学授课和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观点六:“追求卓越的办学质量”是生科院“十二五”规划研制将要体现出的最明显特色。

“注重规划研制的科学化过程”是我们研制规划将要体现的鲜明特点,“追求卓越的办学质量”是我们研制规划将要体现的最明显特色。规划要把目标和理念变为现实,就要靠我们制定出切实的保证措施和付诸于具体的行动。追求卓越是要以资源为基础的,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更要突出自身的特色,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追求卓越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漫长求索过程,需要学院共同体的齐心协力,更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在特色与综合实力方面要不懈努力,去下真功夫,而不负使命。 (采访/元英)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