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女作家王英之父认为女儿跳楼自杀与她参加的一个笔会有直接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8.11.29
【版次】第A16版(文化综合)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李芳
独自一人离开笔会,花费1000多元打车返回重庆。痛哭半天之后,女作家王英悄然从14楼窗口跳下,香消玉殒。这起震惊中国文学界的自杀事件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仪态典雅的女作家又如何舍得下正值花季的女儿、年过六旬的父母和事业蒸蒸日上的丈夫?日前,记者分别在重庆和成都对这位女作家自杀事件进行追踪,试图从中找出女作家自杀的原因。
王英的丈夫寇德江告诉记者:“24日上午9点10分左右,她突然给我发了个短信。本来应该乘坐当天下午1点40分的火车回重庆,票都已经订好。但她却突然一个人打车回来了。”寇德江说,上周星期五(21日),他送王英到火车站乘列车到成都参加笔会。本来约定24日乘火车返回时到火车站接她,没想到王英突然提前独自返回,并花了1600元包车。
悲剧在25日发生。王英在24日上午发给丈夫的短信中说:“我是清白的,人言可畏。圈套!!!”妻子死后,寇德江对3个感叹号产生了怀疑:一向性情文弱的妻子如何使用如此强烈的语气?“她一定受了很大的刺激!”
24日上午,王英在给丈夫发短信后离开了笔会安排住宿的地方,花费1600元包车从成都返回重庆。从不乱花钱的王英的做法引起丈夫和父亲的疑惑,“她的身上只有600元了,还是我给了她1000元付了车费”。妻子回家后反复诉说自己受到参加笔会的文友们嘲笑、欺负。晚上,成年以后从未在母亲面前流露过激动情感的王英趴在母亲身上放声痛哭,经历丰富的父亲立即意识到:女儿肯定有极大的委屈。25日午后1时40分左右,王英在与父母诉说了自己笔会期间受到的委屈后,趁父母不备,纵身从重庆出版社宿舍楼14楼跳下,结束了自己38岁的生命。
王英的父亲认为,女儿的自杀与这次笔会有直接关系。“以前她也出去参加过类似的笔会,不管是到三峡,还是到武汉,都是欢欢喜喜地去,高高兴兴地回来”。王老伯说,女儿回家后向父母哭诉,笔会期间,她曾遭到参会的个别人嘲笑和侮辱。“他们说她不会写文章,只会跟别人上床。和她同住的笔友也反复换人。”王老伯认为,女儿在父母面前纵身跳楼的做法,表明她受到了难以忍受的屈辱,除了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外别无他法,“人都是希望活下去的,没有被逼上绝路,她会这样做吗?”
据《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