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是运动 更是一种文化-——访珠海卓越高尔夫文化发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8.09.16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对于中国广大的老百姓来说,高尔夫无疑是他们心中的贵族运动,高级的设备,高昂的消费都给这种运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以至于现在很多人对高尔夫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几根杆子,一片大草地,把球打进洞就完事这个层面。其实,真正的高尔夫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或是离大众很遥远。通过珠海卓越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英彬先生的讲述,会给大家带来完全不同的一种高尔夫理念。 王董事长告诉我们,他最初开始接触高尔夫是在1999年,那时他已经移民美国,时间比较充裕,但更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陪刚开始学高尔夫的儿子一起练习。他告诉我们,在开始的时候他和大多数人一样也不懂高尔夫,但是随着慢慢的接触,他认为高尔夫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种对人的素质全面锻炼的方式。 说起国内外的高尔夫运动的差异,王董更是深有感触,他告诉我们,在美国,高尔夫是一平民化的运动。就像我们平时打篮球,打羽毛球一样,大家都参与。而在国内,发展得有些扭曲,它更多的是代表一种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很多人可能不懂礼仪,不懂规则,只是单纯为了参与这种“贵族运动”而打高尔夫。实质上这样只是把高尔夫的本质剥离了,把它的活动基础也剥离了。 正是由于国内这一种现状,让王董很想在国内树立一种新的高尔夫文化理念。这次的九洲港杯全国大学生高尔夫邀请赛就是计划的第一步,王董说,要树立一种文化和理念就必须要从青少年抓起,但是中国的小孩子课业负担太重,而且高尔夫的消费也很高昂,比较难推广。因此他想到了大学生。大学生是新的社会栋梁和支柱,时间又充裕,如果能在他们中间树立起一种正确的高尔夫文化理念,那么整个社会的高尔夫文化将会运行到一个正常的轨道。 王董告诉我们,很多人在接触到高尔夫之后开始迷恋其中,因此高尔夫也被有些人称作“绿色鸦片”。一项运动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它肯定包含了远远超出单纯运动这个概念的内涵,而这种内涵就是高尔夫的文化。 王董介绍说,作为高尔夫运动,选手首先要学的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礼仪和规则。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运动项目,其中蕴含的文化积淀不言而喻。如着装礼仪,行为礼仪等,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气质和内涵。更为吸引人的是高尔夫运动其实就是缩略版的人生经历,进洞就是人生各个目标,而各种不同地形就是人生遇到的种种机遇、坎坷,甚至是失败。高尔夫往往能够考验出人在各种不同的际遇下的反应,而锻炼自己的这种应对能力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不仅如此,高尔夫不是一项短浅不需要思考的运动,它需要运动员对场地首先有充分的了解和分析,然后对自己的打法做规划,如何打,怎样打,什么时候用什么杆。不夸张的说,高尔夫是一场无声的战役,对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锻炼自己,更是挑战自己,甚至是战胜自己的一种体验。 王董之所以要举办这次活动,也是由于他自己已经被这种文化内涵所深深的吸引,他想把这种文化引进并普及到中国。说到未来的计划,王董说,他准备致力于开拓青少年和老年高尔夫培训,虽然利润不丰,但是这是王董一直追求的目标。正是有许许多多像王董一样的高尔夫爱好者的推动,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高尔夫文化能真正地被国人接受和重视。 (殷玉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