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云南人民社“试水”手机出版赢商机 □本报记者 曾革楠 苏

云南人民社“试水”手机出版赢商机 □本报记者 曾革楠 苏

作者: 出版日期:2010.12.27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中国新闻出版报

【出版日期】2010.12.27

【版次】第03版(产业)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

阅读 提示

由于借助了现代科技力量,2010年5月~11月,云南人民出版社手机出版月收入增长速度达90%以上,个别电子图书的销售利润超过了个别纸质版图书的发行效益,在西南地区同行业手机出版收入中处于领先地位。

今年以来,云南人民出版社在地方人民出版社中率先开展手机出版无线阅读业务,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了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路子,同时带动了生产经营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的提高。

“改革是推动传统出版业升级换代,转变发展方式的力量源泉。我社经过体制机制的转变,以全新的现代企业经营模式和理念,锐意革新,努力拓展,实现了改革后的第一次新发展。”云南人民出版社社长刘大伟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由于借助了现代科技力量,2010年5月~11月,该社手机出版月收入增长速度达90%以上,个别电子图书的销售利润超过了个别纸质版图书的发行效益,在西南地区同行业手机出版收入中处于领先地位。

敢为人先真抓实干 努力占领数字出版新阵地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高速发展,3G技术应用的日益成熟,手机媒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传播力为传统出版业注入了新鲜活力。

自2009年各类厂商纷纷高调进入手机阅读市场,云南人民出版社此时也及时抓住机遇,于2010年4月28日与中国移动无线移动基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签订了《手机阅读内容合作协议》,正式成为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的合作伙伴。5月5日,该社整合引进版权的图书《中国智慧》作为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正式商用的首本图书上线发布。

经过精心策划,从严筛选,云南人民出版社分4批向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提供了具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本版图书电子文档近600种,确保了上线图书质量,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记者了解到,2010年5月~11月,该社手机出版月收入增长速度达90%以上,个别电子图书的销售利润超过了个别纸质版图书的发行效益,在西南地区同行业手机出版收入中处于领先地位。

“相对于传统发行渠道,手机出版可以直接将图书呈现在受众面前,免去了传统渠道的众多环节。同时,这也是良好的信息反馈渠道,我们可以从读者的浏览内容、浏览次数、购买方式、访问时间等信息及时了解图书的营销情况。”谈起涉足手机出版后的变化,刘大伟说。

积极探索迎难而上 提升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

刘大伟同时告诉记者,针对手机面临的版权、数字化、海量内容提供与管理、适应新形势等难题,云南人民出版社目前创新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一是有针对性地培育新媒体出版方面的专业人才团队,采取社会招聘、集中培训和有目的性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对版权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编辑经营人员对数字版权及网络传播权的认识,并对过去已有图书版权进行整理,采取集中管理,保护了版权收益。

二是增强企业经营理念,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出版社开展战略合作始终坚持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实施,并探索性地补充了有关合同内容条款,有效地保护了自身产品的数字版权和网络传播权,并在出版源头上获得更多的权益,促进了出版成效的提升。

三是革新图书运营模式,开创低碳环保出版。运用手机出版带来的更加灵活的运营手段,探索部分新出图书先在手机阅读平台出版,利用其良好的信息反馈渠道,通过手机出版成效和市场需求量再出版纸质图书,大大降低传统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建设低碳环保出版。

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数字化出版技能。加强与多机构多部门的战略性长期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奠定出版技术保障基础,共同应对数字化出版海量内容提供与管理、数字转换技术、图书电子文档及基础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抢占先机做大做强 打造新兴出版产业链

最新发布的《第五媒体行业发展报告》显示,随着第五媒体受众的飞速增长,手机报、数字报、网络报刊、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形态迅速融入广大群众的生活,成为影响平民百姓工作、生活的重要媒体形态。在数字出版内部,手机出版的营业收入已超过传统的网络游戏,占数字出版全部营业收入的24.2%,位居首位。

在刘大伟看来,打造新兴出版产业链,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的有效嫁接,开拓数字出版领域,培育和发展新的业态,努力提升出版成效,已成为出版业实施战略重点的主要任务。

记者了解到,云南人民出版社在成功运营的基础上,已联手云南科技出版社和云南美术出版社,加强出版资源整合,增强出版力量,采取合作与版权采购的方式,拥有更多名家名作的优秀作品,丰富提供内容资源,形成优势出版。同时,将着手建设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战略合作关系,发掘新的出版领域,增大出版品种,扩大数字化出版产业链,充分利用收益的再投资、再生产,实现良性滚动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在手机出版方面的投入,加大实体书格式转换和推向手机阅读平台的工作力度,尽快拿出一批为手机阅读量身定制的新兴数字读物,进一步夯实和奠定发展的持续力量,开拓数字化出版的广阔前景。”刘大伟说。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