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職王王英偉:我應該回饋社會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12.07
【版次】A25 (副刊)
【入库时间】20140110
【全文】
王英偉的大班房的窗外眺望?新落成的郵輪碼頭,他指香港維港得天獨厚,連上海黃埔港也不及,廣東又沒有深水港難泊船,所以郵輪碼頭會愈來愈旺。
在這個不問我為社會付出甚麼、只問社會給了我甚麼的年代,有奉獻精神的人不容易尋找到,肯承擔公職的人已經很值得尊敬,哪怕他們的表現不是完全符合所有人的預期,但他們真的付出精神時間服務這個社會時,我們還是應該給予極大的感激。有「公職王」之稱的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王英偉,曾擔任的範疇公職遍及藝術、電影、社會福利及教育。出身政府官場轉戰商界打拚,造就了他「政通人和」的技能,晉身社會精英行列。在這個陰謀論充斥的思維年代,他以一句:「我是香港經濟起飛的受益者,社會給了我這麼多,我應該回饋社會。」回應他為何肯做公職--真是令人感覺香港仍有一班有心人在。 採訪:焯羚 攝影:莫雪芝
王英偉於2011年1月1日接替馬逢國出任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任期至今年12月31日,三年任期將過去,對過去三年的工作成績,他自己是感到滿意的,特別是藝發局成功拉攏到發展商方潤華兒子方文雄在其黃竹坑商業項目內將其中一層以低價租借給藝發局,將會用作租給畫家使用。向政府爭取到的支持,還包括大埔官立中學2014年停校後,9萬呎校舍將會由政府撥作藝發局用作文化藝術用途。同時政府會於即將拍賣的地,在合同上加上一個百分比,列明會有部分土地用途用作藝術發展。雖然現時仍在磋商階段,但應該有希望做到。
當記者提問他:「過去三年你領導的藝發局與前朝有甚麼不同?成績達到你想要的標準嗎?」王英偉說:「香港商家習慣了捐助醫療學術界,未習慣贊助藝術界,需要我們主動爭取商界支持,藝術家找不到門路,藝術發展局希望做協助配對角色,將商界與藝術界拉攏一齊合作。」
當王英偉獲政府委任為藝發局主席時,有評論分析政府就是看中王主席的人脈關係,能夠為藝術界「搵錢」。事實上他亦負起此重任。王主席甘願當開荒牛,四出「找朋友幫手」,有不少例子是靠?王主席「人情信用卡」協助拉攏了商界的合作或贊助,把整個項目的規模擴闊、提升。王主席笑言,「我每日變換身份三、四次,需要開幾個會,有時早午晚餐都要應酬,主要籌募經費, 我幫手「開門」,讓有意捐款的人士認識項目,最後籌募經費成果如何,還要靠同事團隊跟進和維繫。」
籌款需靠人脈,王主席直言:人情債,人情還,你要人家捐錢,人家回頭自然也會叫你幫他一把,互惠互利,才能雙贏。
培養觀眾的重要性
當初有人質疑王英偉來自商界,懷疑他是否有足夠的文化藝術知識和經驗可以有能力和資格「發展」藝術,懷疑他會否了解香港藝術工作者的工作生態,如今幾年過去,他這樣回應外界質疑:「做了三年的藝發局主席,接觸他們,知道有人認為政府或藝發局只注重外來的,對本土不重視,欠缺推廣,影響到本土藝術家生存;租金貴令藝術家、藝術團體生存困難。我知道香港市場小, 藝術家需要包裝,香港欠缺策展人,所以我們透過搞雙年展培養策展人、培養觀眾、才捧起本地藝術家。這兩方面元素對拓展市場、推廣藝術家很重要,沒有他們,難以成就行業的興盛。培養觀眾也很重要,我們設置導賞員,負責教不認識藝術的人如何欣賞藝術品;擴大校園藝術大使、獎勵學生和老師。」
他又說:「租金貴令藝術工作者、藝術團體生存困難,我找到很有心的商人, 發展商方潤華兒子方文雄,在其香港仔黃竹坑商業項目內其中一層以市價的三分之一低價租借給藝發局,將會用作租給畫家使用。由民政事務局資助裝修費用。明年初入伙,現已接受畫家藝術家申請,反應很好。假若是三年內畢業的大學畢業生,他們更可享有3年免租期(只須提交管理費)。這是很大的喜訊呀!」
王英偉對記者講了一件往事:「人生好似回力鏢,擲出後繞?弧形軌道飛行最後會飛回來原地的。佛學叫因果報應。我遇過一件事,就是1997年競選人大代表,當時有位選民走來同我講,王生,你不認識我的,但你不需要花時間向我拉票,我這票一定投你的了,因為我從小聽我爸爸講王英偉是個好官,原來當年我在觀塘區做政務官時幫過他們,所以我相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今日做的事他日定會有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