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长春成为领跑型城市本报记者王英孟凡明王焕照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7.31
【版次】第07版:长春周刊
【入库时间】20121010
【全文】
自主创新是一座城市的发展之魂。“十二五”期间,长春市加快建立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金融机构“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机制,让大量的科技成果成为发展之魂。通过加大科技园区、基地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力度,积极扩大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大力培养引进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优化创新环境,努力把长春建设成为创新驱动能力强、创新产出水平高、创新特色突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组建“四位一体”创新驱动联盟
2010年,长春市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此,长春市出台了《关于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建立政府、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高校院所、开发区“四位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完善“四位一体”的产业创新联盟,长春做足文章,取得了显著成果。
强化政府在“四位一体”战略联盟中的引导作用。政策引导、创新管理双管齐下。对于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在资金投入、土地供应、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集中支持。制定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总体规划,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等等,充分发挥了政府在“四位一体”战略联盟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强化企业在“四位一体”战略联盟中的主体作用。一汽自主研发混合动力车实现节油40%,其技术有30多项获美国专利;长客研制时速350公里高寒动车,为哈大高铁量身定制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大成新菌种培育主宰全球赖氨酸市场定价权……
强化科研院所及高校在“四位一体”战略联盟中的支撑作用。全市26所普通高等院校、1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6个科研机构、27名院士……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技术咨询等服务活动,开展关键和共性技术研究、高新技术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科院长春分院、长春光机与物理所、长春应化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国家队”,更是成为长春推动自主创新能力跃升的重要主力军。
强化金融机构在“四位一体”战略联盟中的支撑作用。支持吉林银行、东北证券、恒泰长财证券、安华保险等总部、法人金融机构扩大业务总量、提高资产质量、拓展经营业务。积极支持新设适应特定对象、提供特色服务的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中小银行业机构,培育小额贷款公司加快发展。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高校院所源头作用、政府引导作用、金融机构支撑作用,由一汽集团、长客股份、大成集团、光机所等单位牵头组建3大类1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围绕全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的项目,经认定属于创新型产业核心技术,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对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并取得重大产业核心技术突破的创新联盟一事一议,给予特殊奖励。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进支柱产业技术升级。鼓励汽车产业重点实施自主品牌汽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开发与制造。一汽自主研制的解放J6重型卡车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另外,长春十分重视轨道客车产业发展,尽全力推进轨道客车加快新型轨道车辆的研发、检测和生产,优先发展四大核心技术体系。如今,长客在由地铁、磁浮车、轻轨构成的城轨车制造研发领域中,成功研制形成系列化的25型客车产品,搭建时速200公里至250公里高速动车组技术平台,新一代380A动车组下线,成为国内同行业绝对的霸主。与此同时,长春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积极促进大成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赖氨酸供应商。
推进支柱、优势产业技术升级的同时,长春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通过整合资源,将工业发展资金、中小企业担保资金、退城进区补偿资金整合集中,构建5亿元以上的工业结构调整升级融资平台。围绕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社会资源向创新型企业倾斜,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科技资金项目,优先安排市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资金,力争在激光加工、大屏幕LED、基因工程疫苗、高分子结构、生物质能等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和跃升,努力打造新的工业经济增长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鼓励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以股权投入和技术转让方式实施转化。科技成果以股权方式投入的,其出资比例最高可占注册资本总额的70%,成果完成人享有该成果一定比例的股权,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科技成果以技术转让方式进行转化的,可以从税后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科技成果完成人的报酬。科技成果所有权属于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所有单位可从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成果完成人报酬。
鼓励企业自行或以合作方式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对企业以委托、合作、购买等方式取得在长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且转化后成效显著的,经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认定,自项目投产之日3年内,对上缴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用部分由同级财政按50%给予扶持。
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百亿增值工程”计划。在汽车、农产品深加工、光电信息新能源等领域,择优支持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列入“百亿增值工程”,除投入政府引导资金外,协调有关部门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给予用地、融资、财税等方面的集中支持。
稳步实施“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促进百户企业快速发展工程”计划。发挥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的作用,形成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创业风险投资机制。以股权投资方式择优支持一批重点科技型企业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促进科技型企业尽快成长壮大;进一步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风险投资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对科技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科技顾问管理机构给予扶持,促进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发展。
继续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重点支持相关高新技术领域中自主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确切、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显示度的项目,为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提供地方资金匹配,努力支持长春市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着力加强创新型企业的研发能力建设,促使其在行业和区域发展中发挥技术创新的辐射作用。
扎实推进“十校(所)、百企”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发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投身地方经济建设,面向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开展科技攻关,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技术难题,通过政府引导,拉动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促进长春工业升级提供动力和支撑。
全力支持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发展
与中国科学院联合打造的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驻扎着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39家科研院所、14所高校,14个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已被列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
在光电子产业方面,长春光机所牵头的光电子产业园区将重点建设光电子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及3D头盔图像信息显示器、激光加工设备等项目。此外,中科天文仪器有限公司军用光机电仪器设备项目、中科院北京微电子研究所“汽车电子公共技术研发平台”项目已确定入驻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
在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方面,长春应化所牵头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区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重点建设新材料新能源通用与专用技术平台及基体树脂、隐身系列材料等项目,应化所专用技术平台和先进材料技术孵化大厦项目是该园区的重点项目。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重点建设生态农业技术平台及农业示范基地、生物育种等项目。园区内包括总投资13.7亿元的地理所整体搬迁生态农业平台及产业化项目、投资3亿元的华宇现代农业种子平台项目。
在生物与医药产业方面,吉林济惠干细胞与生物诊疗研究中心项目、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项目、基因组所生物技术公共技术平台项目都将为园区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扩大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
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同实施开放带动、项目拉动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一直以来,长春瞄准扩大国际科技合作领域,下足功夫。
从2005年“中俄暨独联体国家科技合作基地”的正式挂牌运营,到2007年科技部批准中俄科技园为“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再到长春理工大学与联邦德国汉诺威激光技术中心、蒂森克虏伯(长春)公司共建的“长春市激光加工工程中心”的顺利进展……种种成功举措无不体现和践行着:长春市的国际科技合作已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对外科技合作新格局。
目前,长春中俄科技园建成投入使用,作为对俄暨独联体国家科技合作产业孵化基地,长春中俄科技园是首批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之一,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等5个国外科研机构入驻。目前已经吸引了48家企业到此落户,重点在光电子、激光技术、新型功能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对俄合作。
在扩大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的道路上,长春不断取得突破。在长吉图核心区科技创新中心区域内建设中白科技园暨国际科技合作与创新园区;扎实推进对德科技合作,重点加强与德国汉诺威中心、德固赛公司在激光、新材料领域的合作。积极参与跨地区科技合作。围绕推进长吉一体化100个亿元以上大项目及长吉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首批企业合作项目,全面拓展区域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省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强化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两个动力支撑,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转型,通过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通过自主创新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
加快自主创新,是全省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省会长春市打造创新型城市的一条必然路径。
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强调:“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把自主创新作为长春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战略,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站在未来竞争的角度,研究如何把科教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吸收引进消化再创新,真正使长春的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全力打造创新型城市。”
锁定目标,乘势快战。今日长春——
政府、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挎起胳膊齐步走”,“四位一体”创新驱动联盟正努力把长春市的科技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自主创新与产业“结合”文章越写越好,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长春市更加注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度”,长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投入力度,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依托科技创新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了质的提升;
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稳步健行,长春大力推进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整合科技资源,集聚发展要素,转化创新成果,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功能,努力促其成为长东北产业链条的重要环节和长春市、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力引擎;
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渠道越走越宽,长春市高端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和研发基地陆续建成、多元化投入体系初步形成,促使长春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对外科技合作新格局。
- 1、从传统、青春、中日版《牡丹亭》看昆曲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杨敏 年份:2010
- 2、杨炳儒:钻研创新理论,突破领域难题 作者:温兴煜 年份:2010
- 3、“临川文化”的网络传播平台的建设与创新 作者:黄振华,李华,李惠惠 年份:2012 第26期
- 4、芭蕾《牡丹亭》,一次后现代实验 作者:应妮,丁尘馨 年份:2008
- 5、汤显祖和八股文 作者:魏青 年份:2001
- 6、培养创新能力应是高等教育的重点: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作者:张亚璞 年份: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