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危难时刻彰显本色——记平山县人民法院法警大队政委王英海

危难时刻彰显本色——记平山县人民法院法警大队政委王英海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8.03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出版日期】2011.08.03

【版次】第A2版 (社会法治)

【入库时间】20120520

【全文】

本报记者 曹永学23年前,王英海从武警张家口支队转业到平山县法院,从一名武警战士成为一名司法警察。岗位和身份变了,但是,他的精神没变,军人本色没变。20多年来,不管是执庭、押解,还是协助执行,他和法警队员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任务;20多年来,他在工作中曾多次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非难和不明真相群众的围堵,均一一化解矛盾,维护了法律的尊严。51岁的王英海虽然已身居领导岗位,但他依然身先士足,像战士一样冲锋在前。

今年4月,平山县一煤场因煤炭质量纠纷非法扣押山西省4辆送煤卡车。王英海带领法警队员赶到现场,对双方进行调解,煤场答应放车,并将欠山西一方的购煤款交到法院执法人员手中。见矛盾基本化解,王英海带人离开煤场。刚走到大门口,身后突然传来打砸声,回头一看,5个人正在打砸山西的运煤车。王英海立即上前制止,并将5人带回法警队。原来,这5人是煤场的股东,眼看山西人从自己地盘上把钱拿走,就想出出气。王英海依法处理,等纠纷调解完,送走山西运煤车后,已是下午6点,这时王英海等人才想起中午饭还没顾上吃。

这样的情况,对于王英海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平山县法院政治处主任孙建敏说,在紧急关头,特别是在外地执法遇到紧急情况时,王英海化解矛盾的果断和技巧往往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次,王英海协助执行庭两名法官到成都市执行案件,好不容易在大街上突然遇见故意躲藏的被执行人王某,王英海等人上前欲将王某带走,不料当地不明真相的群众数十人围堵上来,将王英海等三人冲散。情急之下,王英海将手铐一只铐在王某手上,一只铐在自己手上。一名执行法官看到现场情况难以控制,赶紧去找当地法院求助。等他带着当地法院的干警匆匆赶回来时,王英海已经说服被执行人,现场紧张的气氛早已烟消云散。

在王英海的法警生涯中,没有 “怨”和“悔”两个字。越是任务艰难,越是现场情势艰险,王英海越是冲在最前面。在协助西柏坡法庭执行一起侵占道路案件时,虽经耐心的政策和法律宣传教育,被执行人仍拒不履行义务。当宣布开始执行时,被执行人站在事前准备好的猪粪前,手抓石块及猪粪抗拒执行。见此状况,王英海为确保案件顺利执行,迅速转移到被执行人身后,与其他几名法警形成对被执行人的合围之势。当他向被执行人靠近时,被执行人将手中污物摔向他的脸颊,他不顾疼痛迅速将其按倒在地。该案最终顺利执结并追究了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

执庭、安保是法警的重要任务,每逢重大执庭任务时,王英海总是亲自上阵。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张宝义涉黑犯罪团伙案时,因涉及案犯人数众多,案情复杂,石家庄中院从平山县法院抽调5名法警执庭。为确保万无一失,王英海亲自带队,每天8点提押被告人,然后一直执庭到晚上12点,中间只能替换着吃饭。王英海既是带队领导,又是普通一兵,和大家一样站岗执庭,一直坚守了17天。23年来,王英海参与协助执案件近400件,押解、执庭难以计数。和在急难险重面前冲锋在前的“张扬”相比,王英海在荣誉面前却很低调。他把许多获得荣誉的机会让给同事,自己只有一个三等功。他说:“过于看重荣誉的人未必会获得别人尊重,只有品行才能为自己树立让人敬重的丰碑。”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