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平平淡淡做人 认认真真演戏 记梨园舞台奇葩、琼剧名伶王

平平淡淡做人 认认真真演戏 记梨园舞台奇葩、琼剧名伶王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8.30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海口晚报

【出版日期】2011.08.30

【版次】08版:文化新闻

【入库时间】20111110

【全文】

平平淡淡

做人

认认真真

———记梨园舞台奇葩、琼剧名伶王英蓉

她,朱唇轻启,宛若仙子;她,轻衫移步,倾倒众人;她,回眸一笑,百媚皆生;她,韵味盈香,风采卓绝;她就是琼剧名伶———王英蓉。

2011年7月3日傍晚,唱了56年琼剧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王英蓉,不慎摔倒突发脑溢血,永远离开了她一生心爱的舞台,离开了敬仰和追捧她的琼剧戏迷。

她是海南琼剧界的一棵艺术常青树,是大名鼎鼎的美花旦,是琼属海外乡亲眼里的大明星。对于她的离世,有位戏迷这样说:“一代巨星陨落,琼剧从此没有闺门旦!偶像别怕,天堂将隆重欢迎您!”

□见习记者 陈小萍

她是平和慈祥的母亲

与母亲有几分相像的王健,因母亲刚刚去世,脸上偶尔会掠过一丝紧蹙。“母亲一生坎坷,遭遇了很多的不公平,我有些许怨恨,但母亲总是对我说,‘傻孩子不要这样,我没有关系’。”王健对记者展开话题。

回忆起母亲,王健感慨万千,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3岁那年,母亲被迫到干校去劳动,父亲外出演出一去就是半年多,王健被送到了母亲所在的干校。当时正值大公社时期,那个时候吃饭人多菜少,最珍贵的是咸鸭蛋,一餐只有4个。怎么分也轮不到自己,但又实在想尝一尝,于是,某一天晚上,他壮着胆子溜进了厨房……母亲知道以后,第一次批评了他。王健说,母亲的话到现在他还清清楚楚地记得:“你千万千万不能去拿别人的东西。”

台上,她是名花旦;台下,她是大明星。而在儿媳妇陈海珍心中,她只是个慈祥又平和的婆婆。十几年来,王英蓉与陈海珍之间没有红过脸,相反,两人胜似一对亲母女。

“我婆婆虽然是大明星,但她从不把明星的架势带进家门,相反,她平易近人,没有距离感,照顾家人无微不至,是家里的一棵大树……”

她是一丝不苟的表演者

在合作了几十年的老搭档、琼剧二级演员、80高龄的梁家梁眼中,王英蓉是个出色的琼剧表演艺术家。

“她的艺术成就,无人能及。”梁老先生表示,看过王英蓉舞台表演的人,都难以忘记她韵味十足、吐字清晰、行腔自如的独特风格,也因此为她赢得了不同群体的追逐。1963年,梁家梁第一次与王英蓉合作传统琼剧《张文秀》。

“第一次与她合作,她已是乡亲眼里的大明星。没想到第一次碰面,她就主动和我打招呼,没有丝毫的明星架势。”梁家梁说,英蓉同志在艺术工作上,始终保持着一丝不苟的态度,秉承着对群众负责的原则,努力唱好每一出戏。

琼剧作曲家陈世文先生说,戏曲中的唱是手段,而如何运用这一主要手段来塑造人物才是其真谛。王英蓉之所以能在琼剧舞台上塑造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光彩耀人的舞台形象,说明她已具备作为一位名家、艺术家的基本要素。

“平平淡淡地做人,认认真真地演戏,是王英蓉老师一生的真实写照。”陈世文先生说。

她是认真严谨的恩师

2007年2月6日,对林川媚来说,这一天是她从艺生涯中最有意义和值得高兴的一天。那一天,在琼山区文体局,身为琼山剧团演员的她,被王英蓉收为徒弟并举行了隆重而传统的拜师仪式。不久,林川媚被调到了海南琼剧院工作,在王英蓉老师身边学习。

林川媚说,老师时常如此教诲自己:要认真对待艺术,无论在剧中担当什么角色,对角色的每个动作,每句念白,每段唱腔,都要仔细研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演好,才对得起观众。

林川媚说,英蓉老师不但在艺术上对她严格要求,在生活中对她体贴,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同样给她很大的教育和影响。英蓉老师常说,作为艺人,要有艺德,要做一个德艺双馨的演员。要感激组织对自己的培养,感谢大家对你的帮助和支持,每一个艺术品的成功都是大家共同的成果。

她是琼剧界的典范

琼剧老作家钟少彪先生说,由于身体欠佳,没能参加王英蓉的追思会,自己倍感遗憾。在他看来,王英蓉对琼剧有着很大的贡献,她的离世,是琼剧院最大的损失。作为一名琼剧表演艺术家,她的成就极高,她的三大代表作《张文秀》、《红叶题诗》、《红色娘子军》让许多戏迷为之惊叹,她的艺术财富值得后人继承。

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省琼剧基金会名誉副理事长、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海国在王英蓉的追思会上如此评价她:“英蓉同志出身贫寒,进入戏剧界以后,凭着自己的悟性和不懈努力,一举成名。尽管如此,她身上劳动人民的本色依然不变。在小小的舞台上,英蓉同志认认真真唱戏,以其独特的极富感染力的唱腔和表演,将舞台上的人生演绎得有声有色;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她以高尚的情操,将自己的人生演绎得熠熠生辉。”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