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英镇开发本土资源安置返乡农民工就业

王英镇开发本土资源安置返乡农民工就业

作者: 出版日期:2009.05.07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东楚晚报

【出版日期】2009.05.07

【版次】第综合要闻综合要闻版(就业·保障·维权)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东楚网消息(东楚晚报)(辛良慧丁辉)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出现了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潮,阳新县王英镇不等不靠,在本地开发就业岗位,开辟出了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新路。

开发旅游,仙岛湖边“农家乐”

王英镇充分利用仙岛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业,为农民工减免各类税费,鼓励返乡农民工创办“农家乐”,并带动绿色山野菜、清水鱼虾等农特产品的加工和贸易。据统计,“农家乐”在“五一”期间就迎接游客近3万人,为农民工提供了创收的机会。

签订订单,栽桑养蚕有销路

近几年,王英镇联合浙江客商,在蔡贤村、新街村、大田村等地开发桑蚕业,并和客商签订销售合同。为鼓励农民种蚕,一斤蚕茧镇里给予农户2元钱补贴,并安排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上门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据统计,目前王英镇共种蚕桑500多亩,吸纳农户300多户,许多农民工被养蚕业吸引留在了家中。仅蔡贤村一个村今年就种桑200亩,安置就业140人。据新街村刘书记介绍,栽桑养蚕后每亩地可增收近3000元。

招商引资,山场开起泡桐花

去年王英镇利用山场较多的地理优势,引进咸宁金桂湖林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九峰岭林场建设万亩泡桐生产基地,发展建材深加工。同时王英镇与客商签订安置农民工就业协议,从去年6月份开始,咸宁金桂湖林业有限公司就开始雇用本地农民工2000多人,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整地、挖坑任务,一个劳力一天可拿到100元的工钱。建设后期受雇农民工每天也可赚到60-80元。仅新街村一个村就向九峰岭林场输出200位农民工。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