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英:13年坚守彰显母爱光辉

王英:13年坚守彰显母爱光辉

作者:姜爱民 出版日期:2012.03.08 点击数:0

【作者】 姜爱民

【报纸名称】:枣庄日报

【出版日期】2012.03.08

【版次】20120308-A2版:要闻综合

【入库时间】20120620

【全文】

 本报记者 姜爱民

42岁的王英是枣庄贵诚集团购物中心有限公司小百货组柜组长,在近日企业举办的“三?八”妇女节系列评选活动中,她被评为“最美女人”,人们不仅为她20年如一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而赞叹,更被她13年来不离不弃精心照料身患脑瘫不能行走的女儿的伟大母爱精神所感动。3月2日下午,记者到购物中心采访了她。

  见到王英时,她正在柜台里笑容满面地为顾客服务,脸上丝毫看不出艰辛生活的痕迹,记者不禁为她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打动。王英告诉记者:“孩子孟欣茹是1999年7月2日出生的,刚出生时没有什么异常,像个正常健康的孩子,等长到一岁零八个月的时候,我们发现还不会走路,就赶紧抱她去大医院看病,医生诊断是由于出生后脑缺氧造成的脑瘫,当听到这个结果后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但我们想,既然孩子奔咱来了,咱就得好好待她,再苦再累也要为她治病,擦干眼泪后,我和丈夫踏上了漫漫求医之路。”

  “由于脑瘫造成了肌无力,医生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按摩和强化训练。孩子心脏不好,不能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必须先做心脏手术,2003年我们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给孩子做了心脏动脉导管未闭手术。随后几年,我们就北上南下地为女儿治病,只要打听到哪里有好的治脑瘫的康复医院就去治疗,北京、上海、石家庄、南京、济南、徐州等都去过,康复治疗费用很高,训练都按小时收费,一月就得一万多元。2008年,欣茹做了一次脑干细胞移植就花了6万元,这样的手术做一次还不行,至少要做三到五次。”王英对记者说。

  “由于孩子大了,必须专人训练和照顾,丈夫从2005年至今已经七年多没能上班了,没有了任何收入,每月仅靠我1000多元的收入来维持孩子的治疗和生活,十几年来花了四五十万元,我们花光家中所有的积蓄,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单位也借了很多钱,每月就这样拆东墙补西墙的过,新账旧账来回欠。”王英在讲述艰辛求医过程的同时,还心怀感恩地告诉记者,“在这13年艰苦岁月里,集团领导和员工给予了我们无私的帮助,多次组织员工为我们捐款,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购物中心工会主席黄艳华对记者说:“王英作为1993年开业时就进企业的老职工,工作认真负责,家庭遭遇这么大的磨难,可她从来没把不好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对顾客总是笑脸相迎,笑脸相送,小百货组经营的都是针头线脑的小商品,可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为顾客精心挑选满意的商品,优质的服务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赢得了员工的敬佩和顾客的喜爱,每年都被集团评为先进工作者,2008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家庭、工作的双重压力,王英本人也先后四次因病住院治疗,但这些并没有使她倒下。王英告诉记 者:“我对未来还是很乐观、充满信心的,有单位领导、社会各界和亲戚朋友的关心,我对孩子的治疗绝对不会放弃。”

  在解放北路枣庄老街的一座简易二层楼房里,记者见到了王英13岁的女儿欣茹,留着短发,大眼睛、皮肤白皙,美丽而可爱,正坐在椅子上学习写汉语拼音,她上肢能自由行动,说话也很流利。在爸爸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欣茹已能扶着站立,只是腿部的力量还是很弱。王英丈夫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尽快康复,我自学了一套按摩手法,天天给女儿按摩,做康复训练,日复一日从不间断,王英一下班回来也给孩子按摩,我们坚信总有一天女儿会站起来。”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