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小巷总理”王英为民当好家

“小巷总理”王英为民当好家

作者: 出版日期:2012.10.30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杨浦时报

【出版日期】2012.10.30

【版次】第03版(城事三区)

【入库时间】20121205

【全文】

2003年起,王英开始担任公助一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辖区内多为上世纪50年代自建公租房,硬件设施差,低保人员多,管理困难大。但是,王英和同事们却坚持处理好每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尽力解决居民的基本生活困难。

跨越“第一道坎”

王英没想到的是,她刚上任就碰上一桩棘手的事情。小区没有物业,居民们每月支付一元钱,外请清洁工打扫。可由于物价上涨,工人嫌工资低,干活不再勤快,一天只清扫一次。居民见环境变得脏乱,所有人便停止支付工资,清洁工也甩手不干。双方僵持不下,小区环境日渐恶化。

王英很快冷静下来,召集党员和居委会干部连开两场会议,让大家都了解小区入不敷出的收支情况。所有人愁眉紧锁时,她说道:“几元零钱和干净的环境孰轻孰重?必须留住清洁工,涨工资!”

王英一边派居委会干部到居民家中家访,了解停付工资的缘由,并耐心解释涨价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注意倾听清洁工的诉求,尽力挽留。在之后一次会议上,最终决定每人每月付1.5元,清洁工也答应留下来。看着恢复整洁的小区,王英相信自己已经跨过了“第一道坎”。

志愿者队伍令她自豪

公助一村居委会有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只要居民家里发生断电、水龙头故障等问题,都可以请志愿者帮忙解决。一次,有位独居老人家中的煤气灶坏了,自己想法找来一名维修人员,谁知花掉了几十块钱也没能修好煤气灶,老人十分着急。王英得知情况后,连忙劝老人不要着急,马上打电话与志愿者商量,选个合适的时间为老人免费上门修理。

志愿者上门后问题很快解决,老人心怀感激,硬要塞给志愿者酬劳,被一再婉拒。“我们的志愿者分文不取,他们利用闲暇时间为小区服务,尽可能地解决居民的燃眉之急。”每次谈起这支服务队,王英都无比自豪。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