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王英生甘当“保姆书记”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9.18
【版次】第1版:头版
【入库时间】20121220
【全文】
本报消息(记者倪寒霞报道组杨远航)陈家奶奶的腿病好了没?王家儿子在外生意如何?浦江县檀溪镇王灵村党支书王英生全知道。昨日,在外经商的村民黄根茂说:“他是留守父母与在外儿女间的24小时服务热线。有他在,村里就好像有了管家的保姆,大家都很放心。”
王灵村是浦江县最偏僻的小山村,位于杭州、绍兴、金华三市交界处。全村有118户农户、410人,曾经是该县出了名的落后村。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不少村民离开大山、外出闯荡。现在,全村一半多人口在外做生意。
但王英生留了下来。“村里现在都是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儿女们打电话回来,他们耳朵不好听不清楚。再说,家里没个壮劳力也不行。”王英生边走村串户边对记者说,“我也想离开大山,但我不能丢下村里的事。”
光上个星期王英生就受外出村民的委托,帮村里两名80多岁的老人跑了两趟县城办医保报销。王灵村到县城目前还没有直达公交车,他得先骑摩托车到镇里,再坐中巴到县城,来回起码两个小时。
两年前,村两委换届。已经当了四届村主任、三届村支书的王英生,想把机会让给年轻人。虽然王英生不在候选人名单上,但318张选票却有288张投给了他。王英生的眼角有些湿润,向村民们郑重地鞠了一躬。
曾有同村老板多次邀请他“出山”,但他思前想后,还是决定留守。“村干部最重要的是村民们有困难随叫随到,我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他说。在王英生的带领下,王灵村先后完成了康庄工程、村庄整治、甘泉工程、村文化公园建设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了浦江山区的先进村。
今年5月,浦江推行“保姆书记”的做法,在外出务工人员较集中的126个村建立了外出人员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