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外来妹王英的义乌梦

外来妹王英的义乌梦

作者:贾振伟 出版日期:2013.10.14 点击数:0

【作者】 贾振伟

【报纸名称】:金华日报

【出版日期】2013.10.14

【版次】第2版:金报义乌

【入库时间】20131120

【全文】

王英来自山东聊城的一个山村,是家中6姐妹中的老大。1995年,17岁的王英离家到广东打工,一年后入读旅游学校。2000年,王英来到义乌,先在篁园市场摆摊卖鞋,之后从事酒店管理工作。如今,王英希望扎根义乌,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私房菜馆。

有勇气和主见的山村姑娘

上世纪90年代,在王英家乡,男女老少只守着村子和田地过日子,出门打工是极新鲜的事情。1995年,初中毕业的王英决定和镇上的姐妹一起到广东打工。17岁的女孩子要去数千里外的地方,这在整个村子都成了新闻,家人也不同意王英外出打工。

但在王英的坚持下,父亲后来有所动摇,摇着头给她300元钱,支持她南下广东。在东莞的一家电子厂,王英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但她从不叫苦。原因是她按照自己的想法走出了山村,见到了更大的世界,而且每个月还能靠自己的双手赚到360元工资,为远在家乡的父母分忧。

走出山村后,王英发现了世界之大和自己的不足,她觉得没有文化很难有更好的未来。一年后,王英决定继续读书。她几经辗转,最后进入山东威海的一所旅游学校读书,学习酒店管理专业。为了不让父母负担学费,王英没让家人知道她再次读书。读书之余,她就到小酒店里打工赚学费和生活费。

“义乌是个好地方”

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王英通过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业考试,还考取了导游证。1998年,她顺利毕业。1998年底,王英结婚,并于次年生了孩子。然而,终日待在村子里、一天到晚围着孩子转的日子让王英心里发慌,她再次萌生了南下的念头。

这次,王英来到了义乌。2000年,王英开始在义乌的篁园市场摆地摊卖鞋。两年后,她进入一家酒店工作。由于具备专业背景和相关的工作经验,王英很快进入酒店的中层管理岗位。如今,王英在义乌旺都时代大酒店任经理,在她的协助下,酒店的生意一直很红火。10多年来,王英一直在义乌从事酒店管理工作,虽然算不上很成功,但她很高兴,也很感恩。因为通过多年的打拼,她终于找到了事业的方向。“义乌是个好地方,给了我全新的生活。”王英说。

想在义乌开家私房菜馆

除了义乌,王英去过不少地方。相比之下,王英觉得义乌最适合年轻人创业,义乌人也最为平易,从不排斥外地人。据她了解,在义乌打工、创业的山东老乡有好几万人,其中不少人都是白手起家,现在事业做得很大。

王英有个梦想:扎根义乌,专心开家私房菜馆,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事业。王英说,义乌的酒店很多,但大多数酒店服务水平并不是很高,她希望自己将来的私房菜馆能做出特色,做足服务。“服务不好,很难留住顾客。”

尽管王英还处在资金积累阶段,但她已在筹备未来的私房菜馆。按照她的想法,未来的菜馆规模不需很大,装潢也不需豪华,但菜品一定要做精做好,切切实实地为顾客着想。工作之余,她花大部分时间阅读酒店管理类书籍,休假时就到各地酒店、餐馆考察,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办好私房菜馆打基础。

本报记者贾振伟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