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一位社区工作者的担当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11.04
【版次】第05版(社区新闻)
【入库时间】20111230
【全文】
孔 琛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事,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成。”这是革命先烈李大钊的一句格言。在银川市兴庆区玉皇阁北街街道办事处北门社区工作的王英一直用这句话激励着自己,勤勤恳恳干了10年社区工作。
面对突变,她没有畏缩反而更加奋进
2000年以前,王英是银川市棉纺织厂的一名女工。然而,一夜之间工厂破产,使得曾令无数人艳羡的“国营厂工人”顿时成为让人唏嘘的“失业人员”。但命运的坎坷只是让这位貌似柔弱的女子踉跄了一下,王英调整心绪,抓住机遇,于2001年在兴庆区胜利街街道办事处当了一名社区工作者,分管社区的综合治理与司法工作。
一开始,社区工作对王英来说,不仅待遇较以前低得多,而且工作繁琐、陌生。尤其是面对社区千家万户的复杂情况,更让王英这位“新兵”感到茫然无措。面对这样的困难,王英拿出纺织女工的坚韧,应对新工作。白天,王英利用工作间隙,抓紧“充电”学习,阅读法律法规、调解技巧等书籍;晚上,她拿着一支手电筒,逐门逐户地熟悉居民家庭情况,排查矛盾纠纷,现学现卖地调解居民纠纷。
就是这种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使得王英在担任社区综治、司法专干的三年中,息讼止访工作成绩突出,连续三年被评为胜利街街道综治、司法先进。
新的环境、新的挑战, 她更加努力
2009年3月,王英来到兴庆区玉皇阁北街办事处北门社区从事民政工作。北门社区辖区内老旧小区多,1700余户居民中仅困难居民就有160余户。这项工作对王英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为了做好工作,王英熟记各项办事程序,认真解读各项政策,同时在短时间内熟悉了辖区居民的家庭情况。她深入走访每一户困难居民,倾听他们的疾苦,为符合低保政策的家庭办理相关手续,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顺利度过暂时的生活困境,重新恢复对生活的勇气。每当有享受低保政策的人员向王英表示感谢,她总是笑呵呵地说:“千万别谢我,应该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好!”
民政专干听到的不单有感谢,也有指责,甚至是人身攻击。一位低保居民的家庭状况有所好转,按政策规定应当降低低保金,但这位低保户却认为是王英故意刁难,不仅到居委会当众对王英破口大骂,甚至挥拳相向。等这位居民情绪稳定后,王英擦干委屈的泪水,又再次登门访问,依旧耐心细致地向他讲解低保政策。最终,面对王英的真诚,这位低保居民惭愧地向王英道歉。
一名基层党员分内的事
2009年8月,王英当选北门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她深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神圣了。
当时,北门社区办公地点由于几经搬迁,很多工作档案、资料都在“搬家”中遗失。王英一接任副书记后,就立即投入到整理、补充党建资料工作中。让她感到为难的是很多工作记录丢失,造成资料整理的障碍。但这个认真倔强的女性并不因此认输,她走访所有退休的老社区工作者、老党员、居民,一点点挖掘,一点点整理。如今,北门社区党支部的党建资料整理工作全面,文字阐述详尽明了,受到上级表扬,北门社区也因此成为其他社区党支部竞相学习的范本。
如果有人问王英:“你做了那么多工作,可否有成就感了?”
王英一定会甜笑着、轻柔地说:“没做什么了不得的工作呀!都是一个基层党员分内的事嘛!”这就是王英。看到这个曾经的失业女工,如今自信、自强、自立地工作着、生活着,谁不为她感到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