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下岗养猪走上致富路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6.22
【版次】002(经济)
【入库时间】20130710
【全文】
王英:下岗养猪走上致富路
本报通讯员刘霞
近年来,阳江农场新进分场下岗人员王英,依靠发展养猪产业,不仅走上了致富路,还带动周围的职工一起养猪致富。目前她的养猪场面积达600多平方米,母猪16头,存栏肉猪达130多头,产值近10万元。
今年50岁的王英,原是新进分场物业办的养路工,1990年下岗后,她不等不靠,千方百计自谋出路,从养猪产业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回顾自己的养猪历程,王英感慨颇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她跟周围的职工一样,和丈夫一起承包了10多亩土地种荔枝。为了种好荔枝,王英琢磨着如果在荔枝园里养猪,猪肥施放在荔枝园里,这样既解决荔枝树生长所需的肥源,还可以通过卖猪赚取额外的收入。随后,王英在荔枝园里搭起猪棚养了两头猪。
2007年,王英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一个商机,即当时的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量很大,猪肉价格在节节攀升,而荔枝的价格却跌到成本价以下,这促使王英扩大了养猪规模。王英在荔枝园里盖起了一个小型养猪场,养殖生猪的规模达到了60多头。从此,王英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养猪产业。
2008年,王英养的猪都染上了病,由于懂治疗这种病的人不多,因而猪场几乎“全军覆没”,导致王英严重亏损。自此,她下定决心学好养猪技术。王英一有空闲时间,就经常到农场附近的养猪大户那里,观察别人如何养猪。王英还根据市场行情,淘汰了自己的一批劣猪品种,从外地引进一批生长快的新品种。
当年3月,王英参加了广西贵港市杨翔公司组织的养猪学习培训班,在广西贵港市杨翔种猪和饲料厂参加学习期间,王英见识了现代化养殖的魅力。她学习回来后,开始对养猪场进行彻底改造,把养猪场的面积扩大到600平方米,养猪场的种猪和饲料进货渠道全部改为从杨翔公司引进,并严格按照杨翔公司传授的科学喂养方法进行饲养,王英还专门聘请该公司的技术员为养猪场顾问。
由于用料和繁殖方法科学,王英养猪场的种猪产仔率非常高,每年每头母猪产两窝猪仔,每窝猪仔都有10头以上,有时甚至一窝能产下20头猪仔,而且成活率达100%,每年出栏的仔猪高达400多头,而且仔猪品质非常好,成为了市场的紧俏货,她的收入也节节攀升。
王英在自家养猪成功的同时,还为农场的养殖户提供养猪技术指导,带动了农场养猪产业的发展。今年4月,她参加了阳江农场成立的琼中阳江同兴养猪专业合作社,并被社员推选为合作社理事兼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