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作者:马娟 出版日期:2013.04.26 点击数:0

【副篇名】北塔区法院法警王英照顾孤寡老人三十载

【作者】 马娟

【报纸名称】:邵阳晚报

【出版日期】2013.04.26

【版次】第05版:新闻 社区

【入库时间】20130520

【全文】

4月20日 ,北塔区人民法院家属区 ,法警王英如往常一样来到82岁老人唐素梅的小房子 ,见老人身上的罩衫缺了一粒扣子 ,立即要她脱下来 ,拿起桌上的针线认真缝起来。

唐素梅看着自己的小屋 ,衣柜 、储存 柜 、电视机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桌子上的水果副食应有尽有。晚年能过得如此幸福,作为孤寡老人 ,她连做梦也没有想过。眼前这个和自己没有半点亲缘关系的女人 ,不但为她置办了所有的生活物品。还无怨无悔照顾了她三十年。每想到这些 ,唐素梅的眼角就有感动的泪水。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唐素梅与王英的母亲是最要好的朋友 ,是新邵县纺织厂一名普通职工 ,生活十分艰苦,且终身没有生育儿女。三十年前 ,王英陪母亲去新邵看望唐素梅 ,见到无儿无女的唐素梅十分孤单 ,便与母亲商量 ,以后把唐素梅当 作“姨妈”经常走动。母亲以为还是学生的王英只是随说说 ,没想到王英真把唐素梅当成亲人。逢年过节,王英都要提着大包小包送到唐素梅家里。老人身体稍有不适,她会赶到老人身边照顾。

2000年 ,唐素梅的脚痛难忍 ,没有亲人在身边 ,当地诊所不敢给她看病。王英家里有儿子需要照顾 ,又不能到新邵陪护。无奈之下 ,王英只好带着老人来邵阳就医。当时,老人双脚无法正常行走 ,王英便背着她坐大巴车来回。老人的脚治了七天才好 ,王英硬是在新邵和邵阳之间往返背了老人七天。

看到王英几十年如一日地照料唐素梅 ,母亲倍感欣慰。2006年临走之前 ,她反复嘱托女儿 ,唐素梅没有子女,晚年必定冷清 ,一定要把唐素梅当自己的母亲照顾好。

从此 ,王英对唐素梅更多了一份责任。母亲过世后 ,王英多次提出要唐素梅搬来邵阳和自己一起住 ,但固执的唐素梅总担心自己会给王英添麻烦,执意一个人留在新邵纺织厂的老家属楼里。王英虽放心不下,但也只有尊重老人的意愿。

2009年夏天 ,王英像往常一样打电话给唐素梅 ,一直没人接。王英着急了 ,以为老人在家摔倒了 ,连忙叫上妹妹开车赶到新邵 ,在老人住的楼下碰到隔壁邻居 ,邻居说已经有三天没看到老人出来散步了。王英听后 ,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和妹妹慌忙跑上老人住的三楼 ,一阵敲门后依然无人应答。于是 ,王英不顾危险从邻居家的阳台爬到老人家查看,只见老人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 ,人却不在家。最后 ,王英通过各种渠道与老人联系上后 ,才得知老人去走亲戚了 ,这才松了一气。

经过此次风波 ,王英改变了之前的态度 ,万一她出了什么事 ,我无法原谅自己”。王英和妹妹凑了三万元钱 ,先是将家里的车库重新装修一番,又购置了一些家电家具 ,将老人接到身边照顾。

她用行动弘扬美德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王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十年来 ,她除了义务照顾唐素梅 ,还帮助过多位孤寡老人。从参加工作起 ,她就每月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抽出一部分,帮助家住邵阳火车站附近的一位孤寡老人 ,直到三年前老人去世才停止资助。

“谁都有老的时候 ,我们平常节省一点水果钱 ,就能够 老人吃上一阵子了。”王英说,每次看到孤苦无依的老人 ,她都感到十分心痛。他们太可怜了 ,总想尽自己的能力为他们做些什么。”工作至今 ,王英无数次向孤寡老人慷慨解囊,而自己却过得十分节省。

“她人善良 ,家风又好。”唐素梅老人说 ,住在王英家的这些日子 ,王英的哥哥妹妹也经常来看望自己 ,王英的儿子甚至常常背着自己到四楼的厨房 一起用餐。王英的同事朋友 ,都以为唐素梅是她的母亲。每次去朋友家吃饭都带上我 ,生怕我吃不好。”老人感动地说。

唐素梅成家时 ,丈夫带着两个女儿 ,夫妻俩一同将女儿抚养大 ,但1994年丈夫去世后 ,继女便再也没来看望过她 ,而与唐素梅非亲非故的王英却始终不离不弃。她们不养你 ,我养你。”王英的话 ,让老人无数次落泪。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