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我用观点说服你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5.07
【版次】第A02版 (人物)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
人物小档案:
王英,女,满族,1971年1月出生,1993年7月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政治系,大学本科学历,法学学士学位,现任中共铁岭市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部主任,副教授职称。
“不理解的东西,我是不会讲的”
今年1月,一则消息让全党校的教职工兴奋。在全省党校系统教学比赛中,王英以《“铁岭模式”的探索与启示》的教学专题获得了总成绩第一名。常务副校长赵维轩大喜过望,笑称:“现在‘沈大鞍抚本’的排名应该重新排一排了,叫‘铁沈大鞍抚本’。 ”
参与比赛的一共来自全省14个城市的20名选手,没开讲之前,王英曾经把自己的题目透露给同行,试探一下他们对这个选题的反应。让王英自己都没想到的是,很多人都对这一选题表示认同,有的参赛选手说:“铁岭新城我去过的,的确很漂亮,铁岭变化很大。 ”所有这些都给了还没上场的王英很大的信心。
那一次选手们的比分咬得很紧,王英一开始一直领先,比赛进行到最后两名选手时,她感觉到了明显的压力。身边的同行也替她捏了一把汗,“就看你的第一还能保住不? ”“讲三五分钟,你就能感觉到这位选手的实力,那是位刚刚毕业的博士生”。王英回忆,最后她以不到一分的优势获得了第一名,而那位博士生也获得了并列第二名的好成绩。事后,省委党校一位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在点评比赛成绩的时说了这么一句话:“铁岭的王英老师能够得第一,是因为她的课有研究、有深度。 ”
与王英接触,严谨、细致、内敛是最初的印象,因为给女儿看病错过了第一次的约定采访时间,她发来了短信:“传过去我的资料,弥补一下我的失约……”
作为铁岭市委党校最年轻的副教授,王英给人的感觉是温和之余或多或少有点“强势”。当被问及性格特点时,她说:“我不是争强好胜的性格,从小到大我都是好学生,别人都说我好接触,我老爱笑,眼角纹就很重……”
说到讲课,王英的观点是,不要以为台下课堂纪律好老师讲得就好,学员鸦雀无声说明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员实际上是没听进去。“听课应该是有‘人’的感觉,老师面对的不是机器,而是和人在面对面地交流”。
以她的经验是,第一次讲课,课间休息时如果有学员主动和老师交流,说明这位老师讲课成功了,学员听进去了。实际上,党校教师还有别于其他教师的地方,毕竟台下坐的是在社会上有阅历有经验的成年人,在这样的课堂上,要想让学员感兴趣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王英说,给领导干部讲课,特别一些县级领导干部,他们都会用一种包容的心态去听讲。最难的是给某些单位员工讲课,台下的学员会对通俗性、趣味性要求更高,如果学员认为教师的水平不够高或者是讲课内容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不会给老师留面子,很可能会出现学生打瞌睡或是频繁走动的现象。而这些,往往会让教师感觉非常尴尬。类似尴尬的场面,王英没有遇到过,从上大学开始实习起,她的课堂都能“抓耳朵”。
对待每一节课,王英都会有很多的准备,她会把自己所讲的“主线”和最新的国际时事政治联系在一起,用她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党校政治老师所必备的“手段”,也是吸引学员注意的“法宝”。课堂上,她会由浅入深,对于一种现象,她会提问学员是怎么看的,然后再表明自己的看法,最后告诉学员事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逻辑是骨干,事例和典故是血肉,我讲课的时候,我喜欢学员很快做出反应,我喜欢听他们哈哈大笑,这样说明大家都听进去了。 ”
而在讲课中,一些观点的交锋,也会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做一名党校老师,首先应该是‘通才’,然后才能是‘专才’,光是懂一两样东西是不行的。 ”
在最近的课堂上,利比亚局势是她和学生探讨的“必修课”,一些学员会提出自己关于国际局势的看法和中国在这些问题上应有的立场,对于某些人比较“激进”的想法,王英往往会引用德国俾斯麦的话:“国际事务中无所谓‘道义’可言,永恒的是国家利益。 ”而这句话一出口,马上会得到学生点头认可。
“要用我的观点说服你,对于自己的理解不了的事情,我是不会讲的。 ”王英说,光讲知识不行,一定要有观点有信息量,要让学生感觉你分析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感觉你比他们分析得更透彻,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他们也是启发,学员就自然喜欢听课了。
说到知识面,王英说了这么一个例子,温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对总理说了一番话,现在的教育体制为什么不能培养出拔尖人才,主要还是因为学科设置过于细致,学生除了专业以外很少有别的涉猎,而知识的多元化会对一个人发散思维很有益处。
在王英的家中,有3000余本藏书,尽管工作比较繁忙,她还是一直坚持着睡前阅读的习惯,在她看来,读书不仅是业余爱好,更是更新知识,打好理论基础的前提条件。因为这些,她去年还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全市十佳读书干部。
“生动”、“鲜活”、“有思想”、“有深度”所有这些词汇都是学员对于王英讲课的评价。除完成日常教学任务书外,她还经常受邀到市直各单位及各县区及乡镇、企业授课。每到一地,王英都能先抓住学员的心,让理论化的政治课题变得和每个人都密切相关。渐渐地,王英讲政治出了名,人大常委会都请她去讲课,一堂课下来,王英的个人魅力得到了市人大主要领导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