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9.06.11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万事民为先,群众利益无小事——
王英: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
□文/图 冯瑜 本报记者 龙明云
“万事民为先,群众利益无小事。”谈到当“村官”的体会,喜德县冕山镇洛发村村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王英说,“村官”虽小,当好却不容易。
“比起乡镇工作来说,村上虽然没有什么大事,但是事情还真的不少。”王英说。洛发村是喜德县的移民重点示范村,全村520多户、2300多人,每年的土地开发、防洪堤维修、沼气池建设等配套工程还是不少,特别是利用成片的土地资源,2008年的全县煤烟示范点是两个,洛发村就是其中之一。
2007年8月,王英报考“村官”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找个工作,靠自己找碗饭吃。
“由于村上的事务较多,重要工作就由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统筹安排、我们协助。比如建计划生育台帐、支部会议记录等常规事务就要由我独自完成,除此之外,还要动员子女入学、村民参加新农合、帮助村民建烤烟房等事情,村干部要确保完成,这些事情都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必须认真完成。”在洛发村不到一个月,作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和一名党员,王英感觉工作压力很大。
当“村官”不到一个月,王英的心里有了想法:村干部多做一件事,老百姓就可以少走弯路、多享受一些好政策。更明白了一个道理:当好一名“村官”,她要真心、诚心、用心为民服务,带领老百姓致富。
“大学生在农村工作,仅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到洛发村不到半年的时间,王英明显感觉到自己掌握的“三农”知识太少,特别是对国家有关“三农”的政策了解不多。利用农闲时间,她主动学习中央、省、州、县关于农村工作的相关政策,同时,积极参加州、县、镇组织的各种培训班,不断丰富自己的“三农”知识。
“王英有知识、懂文化,又有礼貌、肯干事,宣讲政策,她来得最快、做得最好。特别是种烤烟期间,从没有间断过下乡,很受群众的欢迎。”村支部书记的日久格对“搭档”的评价很高。
宣传动员村民种植烤烟,讲解农村医疗救助政策,带领村民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2009年,王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到半年时间,洛发村家家户户又留下了她的脚印。
“今年,洛发村种植烤烟2000亩,新建密集型烤房群5个,烟水配套工程4处,蓄水池6口……村两委力争让烤烟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近段时间,王英一直在忙烤烟田管工作,虽然很累,但她一直在坚持。她告诉记者:“一些村民今年才种烤烟,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