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建起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10.28
【版次】第A02版:综合
【入库时间】20140110
【全文】
本报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前期调研工作开展以来,王益区总工会、团委、妇联、科协、残联等群众团体单位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坚持把帮扶解决群众困难作为前期调研工作的重点,发挥联系服务不同群体的优势,了解掌握群众需求,积极解决群众困难,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建起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
帮助就业。该区群团单位把解决群众就业再就业作为解决群众问题的根本,针对群众反映的就业困难问题,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主动与区就业、乡镇街道及区农信社等部门联系衔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收集就业岗位,联系发放小额贷款,让群众能就业、有钱挣。工会、妇联等部门依托“春风送岗位”活动广泛宣传就业优惠政策,提供企业用工信息。团委以“农村青年领头雁”培训为抓手开展青年就业培训。区残联在常家河村建立了首个残疾人扶贫基地,帮扶指导村组及辐射带动周边残疾人解决残疾人就业和扶贫的困难问题。科协邀请市果树专家走进农村田间地头为果农开展了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受到了群众的欢迎。目前,该区总工会、团委、妇联、科协、残联等部门先后举办编织、烹饪、计算机等培训班30余期,联系小额贷款1600余万元,帮扶600余名群众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帮扶济困。针对调研中了解到的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的实际,扎实开展各类帮扶救助活动。总工会开展了“送清凉、战酷暑、安全生产”夏季送清凉活动,筹集慰问资金2.98万元,走访慰问困难职工270人次。区妇联举行了“公益福彩牵手行动”救助金发放和“两癌”救助金发放活动,为患有肾病综合症和身体有残疾的儿童以及生活困难妇女提供帮扶资金63.8万元。团委注重以帮扶留守儿童为重点,积极联系协调爱心企业家开展奉献爱心活动。区残联积极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为1043名残疾人适配各类辅助器具1858件,实施了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和免费住院项目,对1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开展了重症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为城乡62名群众实施了居家托养。同时,该区群团单位把维护群众权益作为重点,多形式开展各类维权工作。总工会以非公企业为重点扎实开展非公企业建会工作,目前共建会30家,发展会员796人。团委积极开展创建“青少年维权岗”、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创建工作。妇联创新开展妇女信访代理工作,建立了三级联动妇女信访代理机构网络,并为维权救助对象5人争取到救助资金2万元。
多方助学。子女上学是生活困难家庭反映的一个难题,该区群众团体加大宣传力度,多方联系社会各界开展了“献爱心”活动。总工会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妇联开展了“红凤工程”活动,团委争取到“泽泰助学金”,“国酒茅台助学金”,“移动爱心100助学金”等各类大学生助学金28万元,今年秋季开学,共对符合条件的41名困难学生进行了救助。同时,该区群团单位注重在解决群众困难的同时,及时关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区妇联利用全市首届女子运动会这一契机,组织全区各行各业妇女同志参加,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团区委组织机关青年举办了“学习李秋莲青年勇当先”事迹报告会,举办了“迎五四”首届机关青年羽毛球友谊赛,举办了“中国梦王益梦我的梦王益区四创宣传暨青少年街头文化才艺汇演”,充分展现王益青年风采。科协以“科技之春”、“科技周”等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积极开展百县千人下基层万人受益科普行动,收到良好效果。
(安晓卫吴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