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谈 浅谈毛泽东的书法艺术 云南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 王益群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9.14
【版次】第07版(地产家居)
【入库时间】20111020
【全文】
橘子洲头《沁园春·长沙》
古人云:文以载道,书以传情。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绝活,它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使人神往。在华夏文化长河中,书法艺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古人说“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凡冠婚丧祭、四时八节以及朝廷、庙宇、宗教、宗祠、商铺、民居等等装饰,都离不开这道亮丽的风景线;或写景抒情、或喜怒哀乐、或记事立言等精神生活,无不用书法来张扬突显,产生了手札、手卷、条幅、中堂、对联、扇面、摩崖石刻等载体形式。爽心悦目趣妙横生,深受群众喜爱。
2009年中国书法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这是书法界和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喜事。使这一古老的艺术重新焕发出光彩,意义重大而深远。
圣贤有言:书法的作用在于“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宣教明化。”,也就是说书法是为政治、为社会生活服务的。在于抒发情感、陶冶情操、强身健体、规范社会道德同时书法最能体现中国文人的文化素质与精神风貌,书法作为一种创作劳动,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审美情趣,而且还包含着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不仅要追求表现书法中的笔墨技巧,还要表现书家在精神灵魂层面的价值取舍。古人提倡“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书如其人、书为心画、德艺双馨”。像秦桧、蔡京、严嵩等奸臣的书法,“人恶其奸邪,虽工不贵也”;而忠臣孝子贤人的书法,如诸葛亮、魏征、寇准、包拯、岳飞、文天祥、于谦、海瑞、史可法、郑成功、林则徐、左忠棠等人的书法却能留传后世,视为国宝。
今天,我就管中窥豹,谈谈毛泽东的书法艺术。
毛泽东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他那笔走龙蛇风格独特,面向现实豪情壮怀的书法,振兴了传统书法的帖学和草书学,赋予中国书法以全新的艺术风
貌,将书法的社会功能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境地。
具有毛泽东个人风格的书法艺术,源自怀素狂草之艺而尽显羲之书法之精,结合诸子百家优势而自成一家,如今被人们尊称为“毛体”。毛泽东的书法主要以书信、题词、手稿、书自作诗词和古诗词为主要内容,以楷书、行书和草书为主要形式,不事篆隶,其中以草书独领风骚。所写的手稿基本上都是十六开大小。使用的毛笔大多以狼毫中、小楷为主,兼使羊毫,绝少使用斗笔之类。他一生书写了大量的手迹,现已发表的就有五百余幅。毛体在中国近代书法史中具有划时代的学术价值,已经成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日本把毛泽东书法评选为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第一名,他们说:毛泽东在怀素书风一统天下的局面中,推陈出新卓有成就。这里为什么要拿日本来说这件事呢?因为有可信度。日本是中国书法传承者之一,公元六世纪日本就派人来长安学书法,日本全社会均崇尚书法,把书法作为“国魂教育”的一部分,只要你一到日本,汉字招牌比比皆是,高大的建筑物大大书写着秀美的中国字,每年的生肖文化邮票上,日本人把汉字书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去年日本的文部省还下发过一个文件,小学生如果书法课不及格,不给毕业。如今东南亚、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与中国台湾地区都兴起了对于书法文化的新热潮。
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是离不开精神食粮的。古人说:“人心齐,泰山移”,说的就是凝聚力,就是人心,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是大家有共同的思想和信念。毛泽东诗词、书法是精神食粮的有力武器。毛泽东诗词、书法的立足点,就是造就人们认识和宣教功能。给人以精神力量和鼓励,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前进的道路上,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以一首《沁园春·雪》轰动的不仅是山城,而是整个中国。在一张十六开的信笺上,以他气势磅礴的词,精湛的书法,抄送给柳亚子,其艺术上足以令人神醉,情感上抒发至爱,军事上吹响号角,政治上评文说武。达到了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千年,时空交织而又浑然一体的特殊效果。那气势表现了中国历史的精华,表现了四万万人民的力量。
毛泽东最好的书法作品当属七律《长征》,写得极有气势,乃扛鼎之作。整个书法属于章草范畴,笔法虽出自怀素,但不为所羁。使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兀现。尤其是“远征难”“千山万水”七字结构新奇,高度概括了长征所遇到的一切艰难困苦。“红军不怕”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定格在脑海中使人们永生难忘。
《忆秦娥·娄山关》用狂草笔法一气呵成,布局用笔取怀素之长。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西风”、“长空雁”、“如铁”、第二个“从头”、“如海”为两三字连笔,其余均为笔断意连。变化产生了明显的节奏感,每个草字都注意规范、下笔有由。却用草书的笔法按楷书的笔顺一笔一画地写成某些字,如“马”“喇”“步”“苍”“血”等字。书法表达了词的意境,使人感受到红军征途的险恶、战争的悲壮,以及对胜利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橘子洲头《沁园春·长沙》碑,诗书结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让游人在不经意之中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给精神带来快乐,这也是书法的艺术魅力所在。人们一边领悟和感受词中那“百舸争流”、“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风光时,自然会引起诗意般的联想,产生无限的艺术美感。
毛泽东的题词书法,流露着自己的心声,包含着强烈的现实性,流露着时代精神。毛泽东熟悉的笔迹,亲切的教导,以致家喻户晓,被全国人民所传颂。其书法体势开张、动人心扉,溶艺术性和可识性为一体,如号角、似灯塔、是丰碑,逐渐为人们所共识,并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