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益区推进新农村建设力创发展新高点

王益区推进新农村建设力创发展新高点

作者:赵军平 出版日期:2006.03.23 点击数:0

【作者】 赵军平

【报纸名称】:铜川日报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干鲜果 富裕农民 工业园区 城镇化 项目建设 积极发展 社会主义 产业化发展 新型工业化 

【出版日期】2006.03.23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本报讯 王益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和市委书记吴前进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产业化发展农业、工业化富裕农民、城镇化繁荣农村,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再创新高。靠产业化发展农业。在目前农业产业化基础上,该区做大做强“果、牧、菜”三大农业主导产业。果业以苹果为主,干鲜果并举,今年力争新发展干鲜果5000亩,果实套袋7000万枚,果园种草1000亩,四项技术推广率达80%以上,优果率达68%,形成质好价适、名优荟萃的发展新格局;畜牧业以发展优质肉牛、奶牛和羊为重点,建成3个养殖示范基地,新增奶牛1500头,总量达到2000头以上,各种牲畜存栏20000头,家禽饲养量15万只;蔬菜产业以设施栽培为重点,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和精细加工,使总面积达到5000亩,总产达到5000吨。采取“外引、内启、嫁接”等方式,出台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区内龙头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农民经纪人,构建“市场——龙头——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探索推广畜、沼、菜、种、养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强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及“姜女红”、“常家乐”等农产品的质量和绿色认证,打造无公害农产品的强势品牌,带动土地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巩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地位。用工业化富裕农民。坚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实现农业与工业对接,承接工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力争实现招商引资3亿元,其中2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新增私营企业70家,其中500万元以上1户,100万元以上3户。坚持以打造建材工业园区和服装加工基地为载体,建材工业园区实现投资5000万元的铁龙水泥和投资3000万元的建秦水泥二期工程投产,使建材产业产值达2.8亿元;服装加工基地抓好华信西服生产,实现年产量4万套,借助这些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农民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同时,依托工业园区和工业基础,积极发展小加工、小服务等二、三产业,创造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力,加快农民由一产向二、三产业的转移速度,达到以工补农、以工带农的目的。以城镇化繁荣农村。将城镇化作为繁荣农村经济、优化生活环境、拓宽增收渠道的有效载体,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内完成投资530万元的黄堡镇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建设,搞好王家河投资170万元的497公顷土地整理项目立项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向农村倾斜、向农村覆盖,交通建设投资1000万元完成黄环公路15公里、宜上路6公里、乡村公路5公里通达工程建设;水利建设方面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兴修“四田”2000亩,开工建设王益乡北塬安全饮水项目,解决饮水困难4500人;林业建设方面完成封山育林2万亩,四旁植树100万株;扶贫开发投资170万元完成周家河等重点村项目建设,投资150万元实施异地移民搬迁工程。进一步实施“三改一建”工程,集中清理“三堆”,禁止“五乱”,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3月20日,记者来到示范村之一的黄堡镇孟家原村,这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红红火火铺开。10多位村民正在路边修整水渠,联通、移动公司的施工人员也赶来建设基站塔,忙着扩大奶牛养殖规模事宜的村委会主任付俊峰胸有成竹地说:“农网改造已竖杆240多个、安装变压器7台、拉线10多公里,干鲜果栽了700多亩,全村果业面积将突破3000亩,仅此一项人均可增加收入300多元。”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