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李秋莲效应”:引领创先争优带动发展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3.07
【版次】第2版(本地新闻)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本报讯 通讯员吕亚军报道:王益区以放大先进典型“李秋莲效应”为抓手,深入开展“学习李秋莲、岗位创特色、服务争一流”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激发创先争优内在动力,引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在全区上下掀起了学先进、转作风、促发展的热潮,为推进经济社会提速赶超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学习李秋莲,对照找差距,让“李秋莲精神”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全区上下以“学习李秋莲,我还差什么、怎么做 ”为主题,突出研读文件深入学、专题报告辅导学、现场观摩领会学、讨论交流深化学、学习借鉴取经学,深入学习领会李秋莲精神,对照查找与李秋莲的差距,深刻剖析根源,制定整改措施,积极向李秋莲看齐,学习热潮再次掀起。目前,全区各级各部门累计组织召开座谈会560余场次,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3200余份,现场深入红旗社区观摩学习1200余人次,举办李秋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4场次,党员干部学先进、转作风、促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
学习李秋莲,岗位创特色,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该区把2012年确定为“工作创新年”,大力弘扬李秋莲同志变常规为创新的精神,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全区“四件大事、八大转型项目、八大民生工程”,实施岗位目标精细化管理,积极开展特色创新项目创建工作活动,确定创新项目120多个,建立了以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新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对各个创新项目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分解,落实包抓领导、科室、人员和完成时限,使各项创新工作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层层负责、层层落实。同时,将创新工作列入全区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年底对创新项目成果根据领先水平、社会影响和取得的综合效益等进行评选及表彰,以此引导和激励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创业,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加速全区经济社会提速赶超发展。
学习李秋莲,服务争一流,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成为党员干部普遍行动。全区抽调了区乡两级30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114个工作组,深入全区39个村、19个社区和56项目企业,开展“百名干部进农村促增收”、“百名干部进社区促和谐”、“百名干部进企业包项目促转型”活动,通过建立帮扶共建、定期联系走访、群众诉求征询、全方位服务基层等机制,要求各部门单位领导每月到联系包抓点走访不少于一次,年内至少为联系点办1-3件实事好事,为帮扶户办1-2件看得见、能受益、管长远的实事,通过硬性规定,实现党员干部下基层常态化,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答疑、解困、化难,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目前,全区各部门单位与村、社区、企业党组织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书114份,走访困难群众2790户8200余人,召开座谈会178场次,开展政策宣讲470余场次,确定拟办实事240余件,确定结对帮扶困难户580余人,已帮办实事好事130多件,争取资金6530余万元。
学习李秋莲,争当新典型,一花引来百花开。继续深化实施“双百示范”工程,以李秋莲为标杆,广泛开展“红旗社区式”的好支部、“李秋莲式”的好干部选树、评选、表彰活动,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力争年内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推出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能够挂上号、叫得响的一批“红旗社区式”的好支部、“李秋莲式”的好干部,不断壮大王益先进典型群体,扩大典型示范带动“乘数效应”,推动王益经济社会提速赶超发展,建设富裕、宜居、绿色、人文、平安新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