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益区通过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验收

王益区通过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验收

作者:寇英 出版日期:2006.07.27 点击数:0

【作者】 寇英

【报纸名称】:铜川日报

【关键词】 认真贯彻 国务院 实用技术 农村 多形式 办公室主任 教育工作会议 教育经费投入 示范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出版日期】2006.07.27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本报讯近日,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柳谋 等一行五人,对铜川市王益区创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示范 区工作进行了评估验收,随后授予王益区“陕西省农村教 育综合改革示范区称号”。$$ 近年来,王益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 的决定》,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 神,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落实“以 区为主”管理机制,积极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 区”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创建教育强 乡镇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 水平,使全区农村教育事业得到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争创省级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区政府在财 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切实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积极实施 “两免一补”,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确保学校正 常的教学秩序,先后投资150万元为职业中学,乡村农技 校配置了仪器设备。2005年争取项目资金和投入75.8万 元,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到目前为 止,全区28所学校建起了微机室,其中七一路小学等3所 学校建成了校园局域网和多媒体教室,信息技术和现代教 育技术在王益区得到了普及。$$ 为了积极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先 后撤并了19所规模小,条件差的农村学校,并把王家河中小 学建成为全区第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并且不断加强两支队 伍建设,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校长岗位培训和研究性培训,规 范用人机制;坚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多形式、多层次 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教学技能比武、开展送课下乡活 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全区在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 课程,以及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适当增加职业技能教育内 容,帮助学生掌握一门至两门实用技术。坚持以就业为导 向,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三年来,先后培养有一技之 长的毕业生300余人,向外地用人单位输送高素质的劳动 人才200余名。以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依托,利用农业 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坚持“三教”为“三农”服务、“农科教”有机结合,积极开展为 农服务,推广农村实用技术,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大力实施 “一村一品”工程,以点带面,推动了全区经济发展。$$ 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践行 “八荣八耻”,积极实施管理育人、以德育人、教书育 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五大育人工程,不断加强学校 德育工作,围绕师德建设,全区教育系统大力开展“重师 德,塑师范,树师表,铸9币魂”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积极开展“师德标兵”、“教坛新秀”等评选活动,最大 限度的提高了教师的师德修养。$$ 目前,全区已创建省级教育强乡镇1个,省级示范中 小学4所,省级文明校园4所,省级艺术特色学校2所。 通过创建省级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王益区农村义务 教育管理体制得到了理顺,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办 学条件得到根本改 善,全区中小学基本 实现了管理规范化、 科学化,教育教学质 量不断提高,全区农 村教育面貌发生了巨 大变化。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