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千企千村结对共发展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09.10
【版次】第2版(本地新闻)
【入库时间】20111130
【全文】
本报讯 记者徐国玺、通讯员陈海燕报道:作为王益区辖区内一个大型企业的声威水泥公司,在得知“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开展后,积极与定点帮扶村黄堡镇安村、马村、李家沟和郝口村联系,及时成立帮扶机构,加强村企对接,深入村组调研等。目前,帮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这只是王益区自开展“千企千村扶助行动”以来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贫困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农民增收步伐,王益区迅速组织开展千企千村扶助行动,辖区各大中小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到结对帮扶贫困村的行列当中来,企业上下齐心协力,动真情,扶真贫,打开了千企千村扶助行动村企双赢新局面。在全区千企千村扶助行动中,该区通过组织5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其他行业企业,结对帮扶全区7个低收入村,通过带信息、带项目、带市场、带技术等多种途径,帮助贫困村寻找致富门路,开发优势资源,培育主导产业,三年内实现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自然增长的基础上再增收1000元。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鼓励农民通过依法流转土地使用权、林权入股分红等方式参与项目开发,实现村企合作、互利双赢。加强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组织劳务输出,吸纳劳动力到企业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扶持发展手工业、家庭服务业等,帮助农民创业。按照市场运作方式,通过发放短期经营性借款、开展小额信贷、建立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等方式,提供生产援助资金、信贷担保、贷款贴息。帮扶企业每年要向低收入村投入帮扶资金,500人以下的村不少于10万元,500至1000人的村不少于15万元,1000人以上的村不少于20万元。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城镇直销网点,帮助农副产品直接进入大中城市和大型超市。结合实施民生工程、生活救助、扶贫项目等,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转移性收入。发挥人才、技术、市场、信息优势,开展实用技术、生产技能、经营管理培训,提高农民与市场经济的能力。据了解,声威水泥将扶助黄堡镇安村、马村、李家沟和郝口村投资60万元扶持4个村养殖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