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王益群的故事·七

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王益群的故事·七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5.30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台州日报

【出版日期】2011.05.30

【版次】第02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

本报记者洪和胜

“妈妈在世的时候,为了工作和生活,苦着、累着并快乐着。妈妈走了,再也不回来了,这之后,如烟往事化作一幕幕刻骨铭心的记忆,和着泪水时常涌上我的心头。”这是王益群的儿子王杨凯凌说的话。

在王杨凯凌的记忆中,从小时候开始,王益群就和他聚少离多,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王益群来去匆匆的身影。上幼儿园,接送他的,是爸爸。念小学了,爸爸也忙,上学他一个人去,放学了,独自回家。

“有一首歌叫《世上只有妈妈好》,那时候,我感受不到妈妈对我的好。甚至,还有些恨她。以至于有一次,我问爸爸:我到底是不是妈妈亲生的?”王杨凯凌说,他的妈妈经常好几个星期回不了一次家,妈妈回家的日子,对他全家来说,就像节日,一家三口有说不完的话。他曾经在心里奢望,要是妈妈能有一个星期和他在一起,那该多幸福啊。

与许多孩子一样,王杨凯凌从小向往旅游,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但懂事的他却一次都没向王益群请求过。因为他知道,妈妈没有时间,不可能满足他的愿望。

事实也是这样。直到去年王益群去世,王杨凯凌20岁了,王益群竟然没有一次带儿子出去旅游过。

王杨凯凌家里有许多本相册,我发现,相册里,他和王益群两个人一起的合影照却找不到一张,而他、王益群、他爸爸三个人一起的合影照同样少得可怜。我好不容易找出几张三人照,照片中的他,还是被王益群抱在怀里的婴儿。相册里,几乎全是他的单人照或他和爸爸的合影照。

“有一天,我发现,妈妈也在翻看相册。看着看着,她偷偷流泪了。我知道,那一刻,妈妈内心深处感觉到了愧疚。我更清楚,妈妈是爱我的,爱爸爸的,只不过,在她的心里,排位第一的,永远是工作。”王杨凯凌说。

王杨凯凌还告诉我,他家的客人不多,但有时候也会来一些他不认识的客人。对这些客人,王益群表现得很冷淡,甚至将他们拦在门口,连家都不让进。有一次,王杨凯凌在书房看书,上张乡一名村干部背着两包绿色大米来到他家,说是王益群帮助他们村顺利完成了河道改建,出于感激,“意思意思”。王益群将来人堵在门口,说,你要是忍心让我背一个“不廉洁干部”的锅,使我在别人面前说话没有底气,你就留下这两包大米吧。话说到这个份上,那名村干部只得背起大米走了。

还有一次,王杨凯凌难得和妈妈一起在家看电视。突然,她的手机响了,王杨凯凌隐约听见对方说,要送半斤新上市的茶叶来,已经快到了。王益群一听,赶紧说:“你别来了,我和儿子正在外面呐。”说完,她让儿子立刻关掉电视、电灯,给人以家里没人的假象。

类似这样的事经历过几次后,王杨凯凌有些不明白。他问妈妈:你傻啊,送上门的东西为什么不要?王益群沉思良久,说,我是纪委书记,要求别人廉政,自己首先必须廉洁。她还拍着他的肩膀,用平和的语气告诫他:儿子,以后千万记住,自己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别人的,送也不能要;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在王杨凯凌看来,王益群的这番话绝不是大话。他说,一个母亲对她深爱的儿子没有必要说大话。从这番话里,他透彻地看到了妈妈宽阔的胸襟、圣洁的心地和崇高的境界。妈妈就是他最好的老师。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