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王益巨案存在三大悬疑-资本市场欲刮扫黑风暴

王益巨案存在三大悬疑-资本市场欲刮扫黑风暴

作者: 出版日期:2008.06.21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鲁中晨报

【出版日期】2008.06.21

【版次】第23(股金)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晨报讯 据《新快报》报道,国家开发银行日前证实:“中纪委、监察部已对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益立案检查,并采取双规”。不过,关于王益案的首次官方表态,并未对人们最为关心的王益案发原因作出说明,而坊间各种传闻沸沸扬扬,有些传闻甚至直指该案已牵涉到监管层核心。 有金融界人士认为,最近证券市场崩溃般的下跌,传言应不是空穴来风,资本市场的扫黑风暴似乎山雨欲来。 资本市场涉水多深? 日前,有知情人向记者透露,王益案涉及面太广,估计不会铺开调查,很可能重点只落在违规银行贷款上。“之前王小石案也只是就事论事,并没有深挖。”不少证券界人士表示。 王小石是证监会发审委前工作人员,2004年因凤竹纺织上市而受关注,后被查出和一证券公司职员接受140万元贿赂,为公司上市牵线搭桥。由于当时不少上市公司在上市圈钱后业绩大变脸,发审委备受诟病。王小石案发后,投资者期待发审制度有根本改革,但发审制度到目前为止改革仍比较有限。而在王小石案中,受到法律制裁的也仅有王小石和那位证券公司职员。 值得一提的是,王小石1996年左右进入中国证监会工作,而王益1995年11月至1999年2月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也恰好分管股票发行、基金等重要部门。媒体报道称,在从证监会调任国开行担任副行长后,王益并未就此离开证券界,并以其深厚的人脉关系成为联系资本市场与证监会官员的桥梁。 太平洋证券谁是推手? 太平洋证券的蹊跷上市等都与王益颇有瓜葛。《证券市场周刊》曾就太平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上市方式做过报道。据了解,推动太平洋证券上市的是另一位监管层领导,王益所起的作用只是“中间人”。有报道称,王益被“双规”与某拟借壳上市的券商前高管在接受调查期间坦白了“相关人士”有关。而该报道的信息来源为一封举报信。 一位证券界人士透露,举报信还涉及到另一家深圳的大型券商。“不管举报信内容是否全面,但王益案绝不仅局限于银行违规贷款,这或许是将资本市场的重大黑洞曝光的开始。” 对投资者而言,最关心的是股市的涨跌。市场原来以为,3000点是“政策底”,是不会跌破的。而在跌破后,投资者都预期,管理层是会出来维护。但实际上,在跌破政策底、罕见的“十连阴”后,除了国家统计局的顾问发出了让股民振奋的言论,投资者保护基金发了一个让股民有所憧憬的调查问卷外,证监会对外保持出人预料的沉默。 投资者处于恐慌之中,而此时传言四起,特别是“王益案发导致6000亿资金出逃”一说更加重了市场恐慌情绪。“如果监管层不出台一些措施稳定市场信心的话,2500点未必是底。”一位咨询界人士这样表示。但他同时认为,如果监管层能正确把握王益案契机,对资本市场的黑幕进一步严厉查处,也将促成市场大反弹的起点。” 证券市场影响多大?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