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均:活字印刷本被当成礼品送嘉宾
【作者】 倪燕英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6.04
【版次】第10版:金华民间达人秀
【入库时间】20130730
【全文】
达人名片
达人简介:王益均,88岁,义乌市佛堂镇光明村人。
达人绝活:木活字印刷
义乌木活字印刷术是在小木块上刻出凸起的单字,然后按照付印的稿件,拣出所需要的单字,组合排成一个版面而施行印刷的方法,有刻字、检字、排版、校对、印刷、打圈、划支、填字、分谱、草订、切谱、线装等20道工序。采用活字印刷,一书印完之后,印版拆散,单字仍可用来排其他书版。
记者倪燕英
活字印刷世传到王益均已是第五代了,他用木活字印出了百部宗谱,是义乌现在唯一健在的木活字印刷家。虽然年事已高,但王益均精神矍铄,记者前去采访时,他兴致勃勃地向记者现场演示了木活字印刷的过程,当场印制了他的得意之作。
13岁时,仅读了三年半书的王益均因家贫辍学。此时,在杭州做家谱的娘舅正要找个徒弟,于是王益均就去了,机灵的他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刻字、排版、印刷等技术。由于娘舅没有儿子,又见王益均聪明能干,后来就把这做谱的家当传给了他。单干后的王益均带着家当到处给人家做谱,过去他用木活字印刷术印出了100多部宗谱,很多人叫他“做谱先生”。
采访中,王益均向我们演示了木活字印刷术的基本流程:先对稿件进行排版,将相应的字拣出来放在固定大小的硬木木框里码整齐,然后用一把刷子蘸墨涂满刻版的字面,再将一张宣纸覆上,用干净的刷子轻刷纸背,字就印在纸上了。“一般情况下,每天能印20页,如果字不够或者遇上生僻字,只能先刻活字,在整个过程中,刻字是最难的。”王益均说。
王益均保存着两套木活字印刷模板,这些字盘已经流传了四代,到王益均这一代,已传承五代,有200多年历史。有六分(相当于铅字一号字)、三分(相当于铅字三号字),四分(相当于铅字二号字)、二分(相当于铅字四号字)两种规格,繁体字,每一个字都用梨木刻就。现在,老人已记不得到底有多少个字,他说,如果把全部字都排列开来,可以把老屋三个房间的地面全都填满了。从这么多字里找出要用的字,需要什么眼力?“也不难,每个字都有固定的家,按照口诀能顺利找到,遇到生僻字,就临时刻字。”
2010年,王益均受义乌有关部门的委托,印制了1000本《骆宾王文集》。木活字模采用老宋体,印在宣纸上显得美观大气,很有韵味。当年文博会期间,这些精美的活字印刷本被当成礼品赠送给前来参加文博会的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