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已建成 维护靠大家家有残疾儿 哪里可日托 王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05.07
【版次】第A04版(常州新闻.民声调查)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新北区峨嵋山路,开了许多家小饭店,但附近却没有公共厕所,于是这条道路上一家企业厂门口的一片绿化带遭了殃,成为很多食客和路人如厕之地。在采取多种方法仍无法杜绝这种现象之后,该企业工作人员向新北区环卫处求助,要求建一座公厕。上周,新北区政府来到政风热线时带来好消息:这所公厕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事情得追溯到去年底,该企业一位魏姓员工向政风热线反映:因为峨嵋山路没有公厕,很多人便到他们厂门口的绿化带上随地大小便,为阻止这种行为,他们特意在厂门口种了许多带刺的灌木,但没过多久,这些灌木就被人铲掉了,那儿又成了人们如厕之地。接到投诉后,新北区环卫处负责人赶到现场查看后表示,由于峨嵋山路规划时没有留出公厕用地,想要建公厕有些难。不过,他们将积极和相关部门协商,尽快拿出解决方案。时隔数月,此事究竟如何了?
日前,记者和新北区环卫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时看到,在新北区黎河路与峨嵋山路的交叉路口,距魏先生所在企业几米之遥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公厕。据悉,该公共厕所的外部材料选用钢化玻璃,颜色非常鲜艳,令人赏心悦目,里面有三个卫生间可以为行人提供不同需要的如厕需求,并且还有一个专供残疾人如厕的地方。
据新北区环卫处处长聂俊文介绍,该公厕原计划今年1月建成,但由于最初的选址和后来的招标工作,都花了较长时间,再加上春节放假和天气等原因,直到今年2月才建成。工程完工后,接水、接电等工作又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经过调试后,4月20日,该公厕才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聂处长表示,由于该公厕投入使用才几天,最近,他们在峨嵋山路上仍然发现随地大小便的行为,下一步,他们准备设置路标指示牌,引导路过市民前来如厕。同时也会派专人在附近巡查,一旦发现有人随地大小便将会及时劝阻。同时,他也呼吁市民爱护公厕,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卫生清洁的环境。
家有残疾儿的戚区河苑新村钱女士,得知本周戚区政府上政风热线,早早打来电话,咨询是否有服务机构能帮助她照看残疾儿。
据钱女士称,她的大儿子小朱今年已17岁了,因为智力三级残疾,不但说话不清楚,反应也比较慢,整天必须有人在旁照看才行。随着自己年龄增大,她感觉照顾儿子有点力不从心了。尤其是儿子生病时,就更想要找人帮帮忙。综合考虑和衡量后,钱女士希望能在家附近找个服务机构,既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又能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也能让她自己少操点心。本周三,这一问题摆到了上线的戚区残联面前。
据戚区残联负责人介绍,据他们统计,目前戚区有类似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者300余人,针对这一情况,2009年,政府投入40万元,建成了戚区阳光庇护中心,可照顾相关残疾人。像钱女士儿子这样的情况,可以到该中心咨询是否能办日托。
当天下午1点半,阳光庇护中心的相关人员就来到了钱女士家,将小朱带往阳光庇护中心进行体验。在了解了小朱的具体情况后,阳光庇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小朱符合他们残疾人日托的要求。
据戚墅堰区阳光庇护中心主任陈卫华介绍,该中心主要针对16到45周岁,有生活自主能力的智力残疾者,以及一些精神比较稳定的精神病患者。目前,他们主要进行的是康复服务,如手工的制作训练,以提高他们手工制作技巧。同时,为让有智力缺陷的残疾人适应社会,掌握基本生存能力,庇护中心还开设了语文、美术、音乐、电脑等教学科目,并对大龄学员还进行职业技术培训。这些都是免费的。一芳
点评:政府为民着想,出资修建公厕,既解决路人如厕难问题,也改善了周边环境。不过,这还只是改善环境的“本”,要想在“质”上有飞跃,还需大家的努力,共同提高公厕的利用率,共同维护公厕的卫生环境,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拥有美丽整洁的家园,正如那句宣传语:常州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同样值得称道的还有戚区的阳光庇护中心,政府埋单,为残疾人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场所,让他们在阳光下学习自强、自立,但愿类似的场所越来越多,让更多的残疾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