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银河湾卓苑咋不开工土地证面积咋“缩水” 王益芳

银河湾卓苑咋不开工土地证面积咋“缩水” 王益芳

作者: 出版日期:2010.07.02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常州日报

【出版日期】2010.07.02

【版次】第A03版(常州新闻.民声调查)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2008年6月就已付钱购买了银河湾卓苑的期房,合同上也写明2010年12月31日前要交付的。可两年过去了,竟然还没看到该工地开工,更不要说房子造起来了。6月28日,等得心里没着没落的业主毕女士拨打政风热线,向市国土部门咨询:银河湾卓苑究竟何时才开工?

据毕女士称,2008年6月,她在银河湾卓苑楼盘购买了一套店面房,根据购房合同规定,房子必须在2010年12月31日之前交付。可两年间,她常去工地,就是看不到动工的迹象。这让她心里发慌,害怕“竹篮打水一场空”。

记者也曾到工地现场,发现除了四处散落的建筑材料外,工地上空无一人,售楼处也是大门紧闭,对于这一状况,开发商的解释是:因为规划变更,只好停工。这一解释让毕女士无法释怀,她觉得,无论是规划变更还是其他原因,这块土地闲置两年是不争的事实,按照出让土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土部门怎能就此放任不管呢?

6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常州市国土资源局新北分局采访。该局土地利用科科长程晋平介绍,早在2006年年底,银河湾卓苑楼盘的开发商就买下了这块地,后经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的批准,2008年上半年时领取了建筑施工许可证。到目前为止,该楼盘已经进行了地基,包括基坑的开挖、打桩,并开工建设,投入大概已达到1.65亿元。

那么,这种“半途停工”的土地,是否属闲置土地呢?程科长称,所谓闲置土地,是指土地出让合同满一年以上没有开工建设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该地块不属于闲置土地。对于这种已经开工建设,但因为种种原因中途停工的项目,国土部门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处理。这个楼盘是否能尽快施工建造还需要规划、建设等多个部门进行联合协调,但作为国土部门,他们一定会促成这块土地尽快开发建设的。

周二,一个“土地证面积缩水”事件摆到了国土部门面前,问题反映者是家住丽景花园的潘先生。据他称,他在2002年时买下了丽景花园23幢丙单元602室,由于工作繁忙,直到今年2月,他才到房产交易市场去办土地证,可这份土地证上标注的面积让他大为惊讶。因为,他拿到的土地分割转让许可证上标注的“分割土地面积是22.1平方米”,可他领到手的土地证上标注的土地使用面积却变成了“14.5平方米”,两者比较,一下缩水了7.6平方米。这让潘先生大为不解,于是询问窗口工作人员,对方回答:土地都是国家的,原来的都是开发商写写的,现在的都是经过航拍的。言下之意,原先的是不准确的,现在这个才是正确的。这一说法让潘先生更生疑虑。他又来到土地证办理窗口,申请查询同单元上下楼层房屋的土地证使用面积,结果发现,除了他和302室是14.5平方米外,其他的竟然都是22.1平方米。

一样的房型,一样的建筑面积,怎么会有两种不同的土地使用面积呢?再次咨询后,潘先生又得到这样一种解释:2005年以前领土地证的,就是22.1平方米,2005年之后领的,就是14.5平方米了。这土地使用面积怎么又会和领证时间扯上关系呢?难道土地使用面积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缩水”吗?实在想不通的潘先生拨打了政风热线,直接咨询市国土部门。

当天下午,市土地登记中心办公室主任谢奎俊接受采访时表示,潘先生在房产交易市场里领到国有土地使用证的,那是一家代理机构,不是土地登记中心设置的办事窗口,他们的答复是不完善的。

至于潘先生遇到的“新鲜事”,谢奎俊解释:土地登记部门使用的发证系统,在2005年年初时刚好进行了升级,面积之所以会出现差异,可能是系统升级上的问题。对潘先生反映的问题,他们将在进一步查实后,给予一个明确答复。不过,数据还是以2005年之后的发证为准,像潘先生家楼内同样户型土地证上为22.1平方米的土地证,今后一旦涉及变更或交易,来过户土地证的话,他们将慢慢往14.5平方米这一数据上靠拢。同时,其他市民若遇到类似问题,也可以直接向国土部门咨询。

一芳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